阿福,阿福讲师,阿福联系方式,阿福培训师-【讲师网】
阿福:“授人以渔”为何过时了?
2016-01-20 5803

前不久,发了个微信朋友圈,内容是:

当人到一定阶段,会对类似于“你应该这样做...”的话语产生极大的反感,这正是很多培训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同样也是小孩不好教的根源,“授人以渔”将会和“顾客就是上帝”等管理理论一样,被我们放弃; 

很多人在下面评论,说没太明白,问我”授人以渔“为什么会被放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相信大家早已经听了N多遍,无需我多做解释,授人之渔,已经被当做经典,流传至今,我今天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要为了标新立异,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也带教过几百人(那种一对几百的培训不算),关于“授人以渔”,我还是有一点点发言权的,至于说为什么不想再授人以渔,具体有几下几方面的原因: 

1.授人以渔的效果,并没有传说与想像中那么理想;

2.还有比授人以渔更好的教育方法; 

先来说第一个原因:授人以渔的效果,为什么不理想? 

案例1:“满桶不晃半桶晃”

我曾经开过陈列特营训,在全国不同城市开班,前前后后开了5、6期,为期14天,每期仅招收学员8人,实操店铺20家以上,前一周是培训加带练,后一个星期全程练兵,总收入仅相当2天的课酬,效果不错,还是比较有成就感的,总体策略就是授人以渔; 

几周的特训营下来,发现大部分人学得不错,只有极少数学员让我不够满意,我认为她们是前期经验积累太少造成的,直到有一期特训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重新思考花大力气授人以渔的意义何在; 

那是在一个加盟商店铺练兵时发生的事情,少淑女装品牌,订货时货品结构严重失调,初秋季节,全店仅有一条连衣裙,还是上一年的存货,风衣和长裤是最多的,一个学员看着只有风衣和长裤的一杆货品一筹莫展,问我这杆货怎么陈列; 

正当我在思考加入些什么产品来调整货品结构时,该加盟商的一个督导以极快的速度,按2件风衣、2条裤子、2件风衣、2条裤子的方式把陈列做完了,然后以鄙视的眼神看着我,那一瞬间我仿佛听见心中有一万头草泥马在奔腾,那天的练兵提前一小时结束了,没人看出我的心里变化; 

结果也在意料之中,8个学员中,有6个学得不错,其中从外地过来的两个姑娘尤其出色,多少还让人有点欣慰; 

这个案例正显了一句老话,满桶不晃半桶晃,这也让授人以渔大打折扣; 

案例2:”没有求知欲望”

曾经给一家品牌做过培训,没多久在百货里碰到她们的大区经理C,就向她了解培训内容的应用情况,C告诉我根本没有用起来,我问她是觉得讲得不好吗? 

C说:不是的,我区域内有50多人去听了你的课,都是公司要求一定要去的,其中至少有30多人是不想去的,坐在下面也是发呆,真正能学以至用的可能10个人都不到,而那10个人,到现至少走了8个,带到别的品牌去应用了; 

我问C有没有了解真实原因; 

C说:走掉的那些人,在店铺做得好一点,就是被排挤的对象,挤到别的品牌,反而干得更好了,那些不思进取的人在团队中占了大多数,而公司又无法给我换掉她们的条件和资源,也只能眼睁睁的将就着;

C接着说:我也问过那些不思进取的人,为什么公司给的学习机会不认真学习,你猜她们怎么说?她们说工资这么低,我们还哪有学习的欲望呀,如果给我们工资翻一倍,我们保证好好学习;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授人以渔的对象,必须要有学习欲望,但上面说工资翻一倍保证好好学习的话,你最好别信; 

再来说说第二个原因:还有比授人以渔更好的教育方法,是什么方法呢? 

案例3:授人以欲

记得若干年前,一个朋友D那时还是个店长,将一家大家慢慢带成了千万店,员工每月收入从原来的3、4千变成了1万多,在当地相当于3个人的薪水,而且非常稳定; 

D不想要这么稳定,她想要20%的业绩增长,但照员工当时的状态,10%的增长都有点困难,而员工们对现状很知足,一点也不着急; 

D有苦难言, 每名员工手工都有大量的VIP,业绩稳定,她不想动任何一个人,只想激发她们曾经的斗志,尽管带她们去参加了心态培训,但还是收效甚微; 

后来D得“高人”指点,请人给那些员工讲解汽车知识,并一对一的分析了每名员工适合的车型,同时介绍了每款车的价格,以及有车的好处; 

没过多久,就听那帮店员在说,自己又有目标了,就是在明年买辆什么车,D就在旁边笑了,果不其然,那帮有了小车梦的姑娘们,又开始发奋图强了,D的增加率目标在12月中就完成了;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授人以欲,比授人以渔更管用; 

有人会说,这个案例是在大家都具备“渔”的专业能力的方法的基础下,如果这些人还不会“渔”,你授人以欲有什么用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再看一个案例 

案例4:没有培训的品牌

几个朋友自创业做品牌快5年,现全年销售近1个亿,早早就开始盈利了,总部人员极少,店长的工资与业绩紧密挂勾,无上限,故优秀店长收入超高,过2万都是常见现象; 

店长们干劲十足,有一天,一名店长问他:老总,我们其实经验还是不足,蛮想多学点东西的,为什么公司没有培训师给我们做培训呀? 

这个朋友告诉店长说:你每个月拿着2万多的工资,你还让我找人给你做培训?外面开课的老师那边多,你们难道不会自己去报吗? 

于是乎,那些店长们自己掏钱去外面报课学习,再回来应用,自己解决了“渔”的问题;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店长们拿着高工资,不花钱学习怎么办? 

问得好,这个朋友告诉我,当别人都成长起来了,你还不自我成长的话,就把你换掉,因为看中你这位置的人都在排队呢,于是这些店长们,为了保住自己的高收入,就会拼命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把店铺销售做得更好,而那些店员也会拼命学习,希望成为高收入店长队伍中的一员; 

于是乎,人多了,店铺就可以越开越多了; 

就是这么一个没有销售技巧培训、没有搭配培训、没产品知识培训、没有陈列培训、没有VIP培训,没有任何培训的服装品牌,能够做到95%以上店铺盈利; 

这个案例,让我想起一句话: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木头,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结合以上案例,我总结出这么几个结论:

1.授人以鱼,和施舍差不多,是一次性的,没有再生能力;授人以渔,和教练类似,教会你技能和方法,你可以利用这些技能和方法,产生生产力,创造资源; 

2.授人以渔,当受者有求知欲望时,授人以渔才有价值和意义;当受者没有求知欲望时,授人以渔反而会让人反感,这就好像你对一个嗜睡的人说,你买个什么样的闹钟,就一定能早起,别人在想,闹你妹呀,我压根就不打算早起好不好; 

3.授人以欲,当受者有求知欲望时,他自己会去找方法(渔),这时的求知欲,除了受者本心之外,还需要利益驱动,这样才能保证人才不流失; 

4.授人以欲,当受者求知欲望不强时,则需要利益和恐惧双重驱动,让受者自己去找方法;当受者没有求知欲望时,恐惧成真,扶不起的阿斗就得放弃;

工业革命之后,各个行业开始兴起,技术和方法就是核心竞争力,师傅带徒弟式的授人以渔变成当时职场培训的主旋律,同期,大量的产品被生产出来,需要向全世界倾销,否则工厂就会破产,于是“顾客就是上帝”的概念被提出! 

如今,进入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均已趋向于成熟,人们早已从温饱迈入小康甚至是小资时代,加之互联网让世界没有距离,人们对于“渔”已经不如过往那边迫切,还对她们授人以渔,早就不鸟你了 

所以,我可以武断的说,“授人以渔”和“顾客就是上帝”一样,过时了; 

如果你要让现在的人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创造更高的效益,首先要做的,不是请专家来给她们做培训,而是先点燃她们的激情和欲望,而且不是靠培训来点燃的; 

正所谓,无欲无求,无欲则刚,意思就是说,如果她没有欲望,你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故:现在教育与培训,首先要解决的不是授人以渔,而是点燃激情与欲望!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02168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