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莲花盆下来已经是12点15分,沿着通天涧顶端山脊向西行,又是另一番的美境,望不到边的高大的落叶松林遮天闭日,一种使人感到走进深深大森林的神秘感悠然而生,这是一片千年未开发的处女地,珍奇的物种……周祖的故事……人面狮身石……驱狼石……强盗屋……仙人洞……龙宫涧大峡谷……飞瀑龙潭……呼唤着我加快着脚步,这次罗山行我带了足够的录象带,我要把最美丽的景色全部记录,终生珍藏。
1991年版的《招远县志》945页曾这样记载:“……自古招远就是一块灵土宝地。有那么一年,不知从那里来了一位风水先生,站在滚泉山上向西眺望,自言自语道:”阿!这真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龙脉盛,地气足,方圆百里以内,世世代代准出高官。“……”。现在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我看到松林下厚厚的落叶已经集了几十年,心里感到无限的坦然……圆满。我的根在这块土地上,这可能就是我要求离开大上海并且放弃了武汉回归故乡的原因。记得在上学时曾有很多大学生为了金钱放弃自己的专业工作到国外去捞钱,有的甚至到日本去为人家背尸体做有损中国人尊严的事情,我为他们感到深深的悲哀,为什么自己祖国自己的家乡不去建设,宁愿荒废国家的培养,去做外国人的二等公民?当他们晚年叶落不能归根之时,并且没能为祖国做一点贡献时,他们愧对祖国,魂归何处?
雾在慢慢的散去,远山是那样的清晰,一对恋人与我们一起来到休闲石凳上,他们也为这里的景色所陶醉,说将来可以开一个很好的饭店……透过松林我看到远处莲花盆的红色山亭在绿树掩映下异常美丽,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万绿从中一点红”的景色是如此灿烂!
走过观景亭,沿着路标我来到了珍贵树种——皂角树生长的地方,那里还生长着许多红豆,几棵皂角树粗壮高大,挂满了许多皂角,一族族的,每一个皂角长达30厘米,弯曲似镰刀状,夹中一般有20左右个豆粒,均匀分布。工作人员告诉我说这是长江以北唯一生长皂角的地方。我仔细观查着皂角树,据记载它属于落叶乔木,枝上有刺,羽状复叶,小叶卵形和长圆形,总状花序,开淡黄色的花;结荚果,扁平,褐色,可以用来洗衣服。荚果,刺和树皮都可以入药,是祛痰剂。秋天的皂角树挂满了皂角格外诱人,密密麻麻,三个一组,五个一丛在秋风中摇曳……罗山的皂角树仅分布在周祖庙的西侧,在神秘的山沟中的山涧里,那里土质肥沃,终年湿润,一人高的杂草丛生,给人一种从来没有人走过的感觉。
沿原路返回一段在向南走不远就是周祖庙——也叫上祥光观庙。据说周祖乃龙所生,老虎喂奶,雕见到后急忙在空中展翅为其搭棚,此时,埠头村有周太公与四个儿子进罗山采木,忽然听到小孩的哭声,近前见一老虎在儿旁,于是赶走老虎,抱起小孩,救起回家抚养;故民间对周祖有“龙生,虎奶,雕打棚”只说,在庙内墙壁上生动的刻画出来,颇为神奇。
某一年的麦收前夕,周祖已年芳12,他突然会讲话了,一天他对周太公说:“通知所有的农户,赶快收麦子放在屋顶”。周太公听后疑惑不解的问:“为什么,麦子还没有成熟,现在收割岂不可惜?”。“你尽管按我说的做”!周祖的口气不容再问。周太公无奈,只好去做。但人们听后只是傻笑……
只有周家一户去地里收了麦子……等到麦子收后连麦阶晒在屋顶之后,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不一会下起了特大冰雹,不信周祖的农户屋顶麦字全部被毁。冰雹停后,周太公惋惜自语:“屋顶虽保,但即将成熟麦子却毁了。”周祖胸有成竹的说:“别急,我把麦子嫁接起来。”周太公半信半疑的问:“怎样嫁接?”“你是愿意文接,还是武接?”周祖反问。周太公问:“何为文?何为武?”周祖说,文接是一颗颗的接,武接是把麦子送到地里一起接。周太公心急如焚的喊到:“武接吧!”周祖施展法力,心中念念有词,大声的喊到:“武接!武接!”只见铺在屋顶的麦子呼啦一下飞到底里重新长了起来。
不久麦子大都成熟了,然后周祖对周太公说:“养育之恩,我已报答,我不属于人间,属于山林。”言毕化作一股瑞云腾空而去,向着罗山深出飘去……以后在罗山修道,与神仙唐公,郎公,化公,志工,张公,廖公同时升为仙人。
周祖来到罗山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人们为了怀念这位神仙,在此修上观云寺。
出了上观云寺,我们喝了门前神井的水后,感到登山疲劳消失的无踪无影,顾不上休息继续向前。西边的远处山峰上的“人面蛳身石”跃入我的眼帘,好一派壮观的场面,我用摄象机慢慢的拉到我眼前记录下来,我慢慢的摇动桌镜头旋转360度,远处电视塔,仙人亭,森林,奇石……都在我的镜头里晃动,并永远刻在在我的记忆中……
未完待续,下次我们将带你沿着仙人的足迹走进AAA级罗山国家森林公园最美丽的景观——仙人洞——滴水崖—秋千柱—龙宫峡大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