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自古民间口碑流传称“罗峰镇”,《地名大辞典》也称“罗峰镇”,其疆域广一百里,袤一百里。而《元丰九域志》确有“罗山镇”的记载。太宗天会九年五月(公元1127年)升镇为县,命名“招远”为招缉流亡,奖励农耕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山东通志》载:“招远者,招携怀远之义也。”九十年代升县为市,在命名问题上颇有一番争议,招远的谐音有:“糟烂”之音大为不雅,有碍经济发展,因为农耕的年代早已过去,有识人士提出几套命名方安,建议用“金城”,“玲珑”,“罗山”,“罗峰”等命名,均未被采用……这不能说不是罗山人民的最大遗憾!
名山大川中很有灵性的并不多,我国古代对环境学很有研究,有一门学科叫环境地理学,也有人称为“风水学”。其实军事地形学也属于此类,是风水学的一个分支,只是把风水学用于防御和作战。翻开中国地图,你会看到山东胶东半岛象一个龙头昂头伸入黄渤海之中,而龙的中枢神经的位置就是罗山所在的位置,而罗山又位于五岳之首的泰山之东,罗山傲然屹立,每天最先迎接来自东方上乘的紫气,使得罗峰十里云烟茫茫。而上海浦东开发用“罗山”命名,体现着上海人民古老的智慧,浦东的经济将象罗山一样永远是蓬勃向上。可以肯定,招远改名为“罗山”之日,才是罗山人民经济真正腾飞之时!
罗山境内的八景系列分别是“仙洞石门”,“祥光烟月”,“张画先春”,“温泉晚浴”,“架旗烟雨”,“黄冈返照”,“普照晨钟”,“公署乔松”。
“仙洞石门”位于罗山南麓中部650米的高的阳坡,过去人们都是从祥光开始走,先向左转弯,沿着险要的羊肠小道,往东行十余里,再折向西北,复折向西可以到达,如今罗山人们修筑登山路从其东南方向走就近多了;其主要景点是道观“日观觉”。
这里山势险要,东,北,西峭壁耸立,南面向阳,形成一天然的石屋,上悬百米断崖,下临百米深涧,奇峰林立,如拱如卫,是风水学选址的最佳体现;周围的苍松古柏异常的浓绿,如黛如染,遮天闭日。有诗云:“四周山色抱名区,积翠流丹入画图。……风前啼鸟时高下,树杪栖霞錾乍有无。……”
据县志记载,“仙洞石门”是羽士班全真修炼处,故又名“斑仙洞”。洞内有山神像,安有石桌,石凳,石炕。石洞旁有一断崖处有一眼水井,其水清冽甘甜,泡茶别有一番风味,相传能融化铜钱,称为神水。现在断崖上的“神井”二字,依然历历在目。
这里景色异常壮观,历代名人留下许多千古诗篇……
明。阎公朝《班仙洞》诗云:“寻幽无尽万山迎,绝顶蹒跚取次行。
断岫欲分云乍补,嵌岩半堕石还撑。
轻风向晚回丹壑,残月中宵傍翠屏。
一塌山房清不寐,登仙谁复羡班生。“
国朝杨显曾《三月三日游班仙洞》诗云:“罗峰十里隔云霞,修禊来穿古径斜。
一曲拖柘枝山外雨,数声啼鸟洞中花。
苍松奇石游人路,白鹤春云羽士家。
……“
邑人国学李廷弼《游班仙洞》诗云:“携策寻幽洞,晨行曲涧中。
松林明旭日,磬韵散轻风。
石壁泉溜白,山花露绽红。
到此尘意息,何必见仙翁。“
是啊,“到此尘意息,何必见仙翁”!人们来到这里,会忽然感到,人与自然是那么的和谐,空气,磁场都发生变化,人间的一切烦恼忧愁,以及登山的劳累都消失的荡然无存,人的心灵都得到净化,一心向善。人类不得不承认在茫茫宇宙时空中,确实有一种可以使人感受,而有无法具体接触的力量,在主宰着人类的生存程序。其实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早就提出“天人合一”的理论。唐代王冰说:“……人们要在千载之后,方知大圣之慈悲无穷。”《易经》的“人与天地参”也有精辟的理论。
当年被元**召见,被成吉思汗封为“国师”,“神仙”的全真教“龙门派”的创始人丘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在此修炼,在此仙洞叠石为之,瑞鹤随翔,甘霖应祷……并有其诗《咏云屯山》作印证。其洞自元至今,已经是数百余年,依然完好如初,在深山中是个奇迹。据说“意仙灵窟宅,固自有神物呵获之耶”!
班仙洞的传说很多,有一孙道人,最善长吐纳之术,也曾在这里居住。这里道士升仙的传说也很多,还有“人参成精”的故事,这里就不一一记叙了。
“仙门石洞”的“日观觉”初建于元代,明洪武二年重修。整个建筑分为东西两院,分别供奉各路神仙,这里游人如织,常年香火不断,烟雾弥漫,使人如如仙景,留恋往返。“日观觉的钟鼓楼门向着东方,门前两旁的对联是这样写的,上眉是”日观觉“三个字,两边是各七个字的一副对联:、左边是:3山2山1山道人家右边是:3云2云1云神仙府
第一个字3个山和3个云都是“品”字形排列,第二个字2的山和2个云都是并排的。这四个字字典上是没有的,可能是修炼人创造的,含意不解自明,可能是……还是自己体会为好!
钟鼓楼门的上层是由四根2米多高的石柱立起来的亭子,里面悬挂巨型大钟,有点象苏州“寒山寺”的钟楼。其钟声洪亮,方圆几十里都能听见,原来的钟在58年大炼钢铁中被毁,现在是一个企业按原样赠铸的,据说声音远不于从前。
走过钟鼓楼是“正厅”,“正厅”建在高约十米的悬石之下;两侧各有偏房两间;西侧有钟屏三间,凿有是床三铺,其工程量巨大;西南面有三块巨石巍然屹立,形成天然的石屋。内有是井一眼,水甜可口,泡茶则别有风味。石屋内供奉很多神像,从前向后共分三层,一层高起一层。
-仙洞石门处山势险要,仰望断崖千尺,俯视深涧百寻,群峰竟秀,怀抱其中,是人间难得的绝佳风水地,更有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各色山花映带左右,特别是映山红红得似火,野杜鹃满山遍野。一入其景便有“羽化登仙”之感。
记住每年的农历3月3日,是“日观觉”最美丽最热闹的日子,几十万人进山浩浩荡荡,人山人海,鞭炮齐鸣,烟雾缭绕十日而不绝,“日观觉”院内牡丹盛开,诸峰百花盛竟春,人们可以观山花于诸峰,品佳茗在山泉,过一天神仙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