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无情常给人深深的遗憾,时光永远不会倒流,而失去的东西常常又是最美好的东西。为了尊重罗山的历史,有必要将失去的两景,沿着历史的轨迹重温,恢复历史之本来面目。
在当前旅游振兴经济的大格局下,如果当地政府能想方设法恢复历史的古迹,以带动旅游产业,肯定是为人民做一件可以铭记千秋万代的大好事。
排在罗山“八景”第一位的是“普照晨钟”,当年的景色是如此辉煌。每年的四月八日,男男女女都来焚香拜佛,洪亮的钟声响彻40里,可见其钟之大,实属罕见,有诗为证:
“游普照寺
阎祺
“上方深处隔红尘,信步来游似有因。小犬吠人缘地僻,老僧延客倍情亲。风清自觉炉烟细,昼静偏知案雀驯。谈竟不知归辔晚,何妨返照挂城闉。”
旧县志是这样记载“普照晨钟”的:
“父老相传云,得自海潮,当秋水时至,百川灌河,钟溯流而上,若有神物凭者。以普照寺为金、元古兰若,遂于门左侧构楼,悬钟其上。每晨、夜叩之,声噌吰,闻四十里。其周景王无射之亚耶?……。”
“公署乔松”在旧县志是排在第七位的。
汪裕的“公署乔松”诗是这样写的:
“翠叶鳞皮拳曲干,阶前对峙两龙盘。枝披霜色根凝碧,一种清严着眼看。”
旧县志是这样记载“公署乔松”的:
“县治东为察院公署,阶之侧双松夹峙,下分而上合,每主宾晋接,必俯首其间乃得过。高仅两仞余,而大则盘屈四塞,盖数百年物也。其轮囷离奇,态殊状异,虽百节扶疏,干若枝无尺寸同者。星使至,率多题咏。今则兵灾后,梁木之萎久,叹吴宫花草矣。”
罗山、马山、玲珑山三座大山,与传说中的“蓬莱仙山”是相通的,只是这里的仙人比蓬莱的仙人层次要高的多……。因此罗山这里的一个小山——“金华山”就可以势压登莱百万峰。
金华山高仅192.4米,方圆0.5平方公里。有掖县毛贽的诗《金华山》为证:
“金华山峙海天东,势压登莱百万峰。……。……。……。敢道铭山得奇句,崧高一升谁能同。”
最后用唐朝????王之纲??的文章作为本系列文章的终结:
道????行???铭
王之纲
扶桑宾日东海东,三山直与蓬莱通。群仙来往乎其中,长春仙人道业隆。出世不与群仙同,云衢矫矫如游龙。倏尔迳造昆仑峰,重阳一见礼貌恭。付与真诀开愚胧 ,潜德上闻达帝聪。安车就征示尊崇,庆会千载不易逢。万里入觐天九重,敷陈至道皆繇衷。默参化育存神功,帝谓天赐吾仙翁。一时宠眷恩数浓,王章覆护犹幪幪。浩然而归何匆匆。奔走请谒来王公,天长八主修废宫。清明肇起元教宗,无心橐籥犹守中。殆非人力由天工,四方学者如云从。智愚贤否皆陶鎔,藩篱那肯分渠侬。雷雨一夕腾虚空,山摧泽古涸预吉凶。世缘八千谈笑中,后人嗣教迫芳踪。绵绵若存久益丰,瑶章蘂芨今扩充。故山之阳白云封,有时猿鹤悲秋风。亭亭贞石新磨砻,树之祠旁伴若松。松枯石烂海水红,仙名不朽垂无穷。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