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良才,褚良才讲师,褚良才联系方式,褚良才培训师-【讲师网】
国际易经风水文化研究会首席顾问
褚良才:褚良才
2016-01-20 49058
记得几年前,公司组织了一个培训,其中的一门课程是浙江大学著名教授褚良才亲授《孙子兵法》,在课堂上,褚良才教授同时展示了自己的作品《易经.风水.建筑》,于是就买来认真的拜读,觉得非常的有收获。对于“易经”,久闻其名,只是一直没有好好阅读过相关书籍,今日二读《易经.风水.建筑》,还是很耐味。

    妙语摘录:

1、古人有诗云:“闲坐小窗读《易经》,不知春去已多时。”

2、《易经》不仅是七千年中国文明史的源头活水,而且也雄踞“世界三大经典”---《易经》、《圣经》、《吠陀经》之首。

3、《易经》的确是“易道广大,无所不包”。也正如中国古代学者对“易”字所解释的那样:“易,上为日,下为月,日月合则为易。”

4、八卦的乾、坤、艮、兑、巽、震、坎、离,即为构成世界的八种基本物质:天、地、山、泽、风、雷、水、火。

5、“风水”一词,从字面上讲,“风”是流动的空气;“水”是大地的血脉,万物生长必须依靠它们。有新鲜空气(风)和清洁甘泉(水)的地方,生命就生生不息。

6、我们每一个人都向往福、富、荣、寿、吉、康、顺、达这一个好“八字卦;也都要避挡艰、难、危、困、病、贫、饥、寒这一个坏“八字卦”。

7、日+月+风+水+人+居=天堂。

8、所谓“三易”,指的是变易、简易、不易。所谓变易,是《易经》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所谓简易,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有许多是我们的智慧和知识没有办法了解的,《易经》告诉我们宇宙万事万物随时都在变,尽管变的法则很复杂,宇宙万事万物再错综复杂的现象,在我们懂了原理、原则以后,就非常简单了。所谓不易,是说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万物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这个能变万有、万物、万事的客观规律是不变的。

9、不读《易》不可为将相。

10、《周易.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11、所谓“两仪”,其中蕴含的意思是,太极是指阴阳未分的气。

12、乾父、坤母、震长男、巽长女、坎中男、离中女、艮少男、兑少女。

13、把后天八卦,放到左手的手指上,排列的位置是这样的:无名指的根节上放乾卦,中指的根节上放坎卦,食指的根节上放艮卦,食指的中节放震卦,食指的尖节放巽卦,中指的尖节放离卦,无名指的尖节放坤卦,无名指的中节放兑卦。

14、将下面四句歌词背诵下来,就很容易记住了: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寄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15、《易经.系辞上》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意思是黄河出现龙图,洛水出现龟书,圣人取法于它们而创作了八卦和九畴。

16、五行,作为一个概念,最早见于《尚书.洪范》,原文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段话有三层意思:一是五行的组成---水、火、木、金、土。二是五行的属性---水性润湿向下,火性成炎向上,木性能曲能直,金性从事变革,土性宜种庄稼。三是五行的功用---产生五味:水生咸、火生苦、木生酸、金生辛、土生甘。

                              

17、所谓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金,凡是坚固、凝固的都是金。木,代表树木,代表草,代表生命中生的功能和根源。水,代表流动性和周流不息的作用。火,代表热能。土,代表地球本身。

18、阴阳---五行---八卦纳干支配腑脏的一览表

                              

19、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主张天和人即对立又统一,两者之间的关系要不断进行调整,使之和谐协调。这主要表现为,纪要改造自然,又要顺应自然。只有顺应自然,才能改造自然。两者只有和谐一致,才能“演奏”出一曲优美动听的永恒的“人天交响乐”。

20、八卦是表征构成世界万物的八种基本物质: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八卦还构成了五行:巽为木、离为火、坤为土、乾为金、坎为水。人身也是由八卦构成的: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家庭和社会也可以说是由八卦构成的:乾为父、坤为母、震为长男、巽为长女、坎为中男、离为中女、艮为少男、兑为少女;乾为君、坤为众、巽为工、兑为巫......。

21、天人协调举例图表:

                               

22、青龙蜿蜒,白虎蹲踞。青龙要高大,白虎不抬头。

23、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24、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25、方位说:“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

26、“遗体受荫说”:“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认为死去的人与活着的人是“情气相感”的,地美则神灵安,神灵安则子孙盛。此说虽较牵强,却成为人们追求理想葬地环境的原动力之一。

27、觅龙、察砂、观水、点穴:观水首先看水口,所谓水口即这个环境的水的入口处与出口处。在风水学看来,“凡水来处谓之天门,若来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水去处谓之地户,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夫水本主财,门开则财来,户闭则用不竭。

28、风水学说中所说的理想环境应该是背靠祖山,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二山相辅,前景开阔,远处有案山相对;有水流自山间流来,呈曲折绕前方而去;四周之山最好有多层次,即青龙、白虎之外还有护山相拥,前方案山之外还有朝山相对;朝向最好坐北朝南,如此即形成一个四周有山环抱、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良好地段。

明清民宅如下图:

                                 

29、宅居:“凡人所居,无不在宅。”《三元经》云:“地善即苗茂,宅吉即人荣。”中国古代民居的选址总是离不开“背山面水”的环境模式。这种民居模式的最佳格局应该是:“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风水中称拥有此种外环境的民居“为最贵地”。

30、许多人都知道利用仙人掌和仙人球挡煞,如住宅周围有物体尖叫冲煞,就可以在窗外或门外在对着尖角的方向摆放仙人掌和仙人球,用在阻挡所谓的“煞风”。

31、麒麟与龙神、神凤、龟神,在古时被称为四灵兽。龙宜摆在北方,狮子宜放西北方。

32、泰山有一首流传百世的民谣:“泰山有三美,白菜、豆腐、水。”

33、西藏布达拉宫:“布达拉”是梵语中观音所居之地“普陀”的音译,意思是“佛教胜地普陀山”,宫殿的外部颜色是明亮的白、黄、红三色,与佛教传统密切相关:白色象征恬静、和平;黄色象征圆满、齐备;红色象征威严、力量。

34、四君堂:“梅花香自苦寒来,空谷幽兰自芬芳,悬崖溪径竹闲居,菊香益气秋自赏。”行事做人当如斯---有梅之铮铮傲骨,有兰之清雅隽永,有竹之高风亮节,有菊之悠然自得。

35、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北方的守护神是玄武,它由龟蛇相互环绕而形成的。

36、阴阳最初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读后感:

    该书图文并茂,简单易懂,对初学者来讲不愧为好书,能够让初学者知道平日所闻的出处。易经、风水博大精深,值得好好学习。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02168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