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觉,道觉讲师,道觉联系方式,道觉培训师-【讲师网】
道德经研究专家,国学应用专家
道觉:《道德经》第五章及其释义
2016-01-20 45205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释:

刍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代用于祭祀,是应时之作,用后即扔。

橐(tuó):本意为盛物的袋子。龠(yuè) :为    一种管形乐器。后来人们用皮子制成袋状,一端留有小孔,插入一管状物,状似今日小儿所玩气球嘴上插一哨子,称之为橐龠,用做冶炼时的鼓风装置,即风箱。

屈(jué):竭尽、穷尽。

愈:不断地。

多言数穷:政令烦苛,加速败亡。

守中:持守中虚。

意译:

天地不仁,像(人们)对待刍狗那样对待万物;圣人不仁,像(人们)对待刍狗那样对待百姓。天地之间不就像一个大风箱吗?空空荡荡而又无穷无尽,只要一动就有风鼓出来。政令烦苛就会加速败亡,不如保持中间状态。

点题:

    这一章主要说明大道无情无欲的特性,指出人们如何去体认大道。老子认为天地无私无为,天地之间虽然是一个虚空状态,但它的作用却是不穷竭的。天地无为就顺任自然,万物就能够生化不竭,治国理世者若强作妄为,政令烦苛,终将导致败亡的后果。老子意在说明人们通过体道而达到无为亦即顺任自然程度的重要。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02168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