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礼,范志礼讲师,范志礼联系方式,范志礼培训师-【讲师网】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
范志礼:范志礼:人才玉成谈-第二部分 大才玉成论(省奖图书连载18)
2016-01-20 10419

范志礼:人才玉成谈-第二部分 大才玉成论(省奖图书连载18)

人才玉成大讲堂

[5]旷世大才探幽(一)

人类社会进入发展的第二阶段,即进入信史时代以后,首先记录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征战活动和建立起来的各种适合当时生产力发展的上层建筑——奴隶制度,进而是封建制度。从社会管理角度看,当时能够躬勤政事、为国操劳,恩泽百姓的统治者无疑是当时的政治人才。

这一时期,征战成了整个人类交往、文化交融的特殊手段。但征战并不是这一阶段所独有的,原始人类也进行征战,这一方面是人类动物性——为生存、生活而争斗的继续,一方面是人类前行摆脱愚昧羁绊的必经之路。到了阶级社会,阶级之间的战争则成了重要内容。而人类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渗透到征战中。因此,这个阶段,政治人才、军事人才、宗教哲学人才所占的比重是十分突出的。其中,从公元前3000年前的美尼斯到公元1100年前后的成吉思汗之间,就有十多个世界级政治、军事方面的大才,他们有的是兼有突出政治军事才能的开国君主,有的是宗教活动和战争的强有力的支持者,因而使宗教神学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人们思想上占了统治地位。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从释迦牟尼到耶稣到穆罕默徳,从古印度到耶路撒冷,从东方到西方的广袤土地上,前后1200年的时间里始终都伴随着人类的征战,伴随着对土地财富的争夺,对权力地位的倾轧,伴随着阶级之间的斗争,伴随着人类的苦难和呻吟。各宗教的创始人可以说是应运而生的救世人才。他们自己也这样认为。当然,他们的救世方法或者说参与社会活动的程度是不同的,佛教的理想境界是要实现人生的解脱、涅槃,实则是要人们放弃现实人生,追求来世天堂;基督教信奉上帝创造并主宰世界,认为人类从始祖就犯了罪(原罪),并将永世受苦,只有信仰上帝及其独生子耶稣基督才能得救。初期基督教徒为贫民和奴隶,仇恨统治者,后来中层统治者也参与进来,顺从了统治者。罗马帝国对基督教徒也改迫害为利用,将其定为国教。与佛教、基督教不同,伊斯兰教则与现世人生紧密结合。伊斯兰是阿拉伯文LSLAIN的音译,意为“顺服”,指顺服唯一之神安拉的旨意。伊斯兰教属一神教,笃信世间一切都是安拉的前定,信死后复活、末日审判。该教规定念清真言、礼拜、斋戒、纳天课、朝觐等为教徒所必尊的功课,并针对阿拉伯社会情况,规定了若干制度和道德规范。它的影响遍及阿拉伯半岛和欧亚各洲。

三大宗教的教义,有许多共同特点:一是都信仰一个超人类的万能主宰,听从他的教诲指示;二是将幸福寄托到来世;三是适应现存的一切;四是用教规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成为安慰人们心灵、逃避现实苦难的港湾,给躁动的世界注入了些许镇静剂。它们的内在魅力是崇拜和信仰。与原始初期人们崇拜天、地、图腾祖先一样,新的崇拜对象是神圣的、万能的,因此对人们思想的统治和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

从自然崇拜到宗教崇拜,从崇拜多神到崇拜一神,这是人类社会一个伟大的事件,是社会意识形态进步的曲折反映。它虽然穿着唯心的铠甲,披着神秘的面纱,但其中孕育着文明和科学的萌芽,而且为统一人类思维、训练人类意识起到了组织和宣传作用,它向人类昭示了如何活得更好,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成才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课题。迈出了人类从无序到“有序”的关键一步。但另一方面,由于它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不科学的,由于它把人类的命运都交给了上帝,交给了主,所以,它又成为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发展的羁绊。而后,有的被别有用心的剥削阶级人物所把持,进而被当作统治和欺骗麻醉人民群众的工具。到它上升到统治地位时,就更容不得异类的存在。

宗教是为着反抗现实而诞生的,但往往是消极的反抗;宗教是为着摆脱野蛮和愚昧而创立的,但往往又走向另一种野蛮和愚昧;宗教是人类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一种尝试,但又常常束缚了人们前进的手脚。继宗教兴盛之后,哲学也因时代的需要发展起来。我国的孔子、老子、孟子,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辉耀千古的哲坛巨星。他们的功绩主要在开辟和探索思想的荒原以及启迪和教化人们的思维等方面。怎样看世界,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怎样认识人生,怎样做人,怎样使社会更和谐,怎样使生活更美好幸福,都在他们的思考范围内。这在当时肯定是新的课题。他们对这些进行了艰苦地探索,并各成一家之言。他们的学说可能有不正确、不科学的地方,但现在正确的、科学的学说却一定要从他们那里起步。虽然,按照阶级观点分析,他们的主张和立场可能代表了没落的奴隶主阶级,代表了旧秩序,此后又被改造符合各统治阶级甚至剥削阶级利益,甚至对被统治阶级起到了麻醉作用,但这却不能抹杀他们学说的闪光之处,即有益人类发展、有益安定和平、有益思考探索、有益人们和谐相处的哲理。在这里,极左的单纯的阶级斗争观点往往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分析和概况它的实际作用和真正价值。

马克思主义历来主张历史的继承性,尊重人类所有的知识成果,尊重历史上的所有优秀人才。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是分析阶级社会矛盾、社会阶级斗争、社会现象的一把金钥匙,很多难点、疑点都可用这把钥匙打开。阶级矛盾引发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推动社会进步。其中产生的杰出的政治军事人才为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其中产生的哲学以及其他人才同样也对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他们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社会进步这个历史过程,缺一不可。这是因为,社会进步虽然首先需要打破旧的束缚,但它往往不体现在斗争(战争)正激烈的时候,而体现在战后的建设中,这种建设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思想的、文化的。这时,政治家的才能、思想家哲学家的思想光芒会对混乱的社会起到极大的整合、推进作用,使解放了的生产力在新的社会关系中产生更大的创造力和更高的效率。

这一时期,即经历了纷繁的战乱,又出现了各种宗教思想、哲学学说。这些学说以不同的方式互相碰撞,进行着人类思维的大沟通、大交融,将人类认识推向更高阶段。

文章评论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39143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