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岩,孔令岩讲师,孔令岩联系方式,孔令岩培训师-【讲师网】
孔令岩:《大学》(四十一)上老老而民兴孝
2016-03-15 1665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老老,即孝敬老人;长长,尊敬长者;倍,是违背。

  所谓平定天下的途径在于治理自己的国家,是说在上尊敬老人,民众就会兴起孝敬的风气;上面重视、崇尚尊重兄长,民众就会兴起长幼有序的风气;上面体恤周济孤寡的老人,民众就不会遗弃孤幼。

  曾子说:“经文所谓欲平天下在先治其国者谓何?盖言天下无不同之心,人心无不同之理,惟人君之倡导何如耳。如上能以事老之道,孝顺自家的父母,则国人便都兴起于孝,而善事其父母矣。上能以事长之道,恭敬自家的兄长,则国人便都兴起于弟,而善事其兄长矣。上能怜爱一家的孤幼,则国人也都如君上一般,慈其孤幼,而无有违背之者矣。这孝、弟、慈三件,上行下效如此,可见人心之理无不同也。一国之人心,既无异于一家,则天下之人心,又岂有异于国乎?”(引自《弟子规文化网·张居正讲解》)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絜(xié ,多音字,另一读音为jié·百度词典·百度百科),度量;矩(jǔ),画方形的器具。

  所以君子有治理天下的规和矩。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上》)

  像从前离娄(相传是黄帝时目力极强的人)那样精明的眼睛,公输子(鲁班)那样的能工巧匠,如果不使用圆规、曲尺等工具,也不能制成圆形与方正的器具;师旷(乐师)的尺规就是六律,尧舜的尺规就是仁政,这个仁政就是孝、悌、慈。

  治理天下和画方圆一样,画天下方圆的絜矩就是孝(上老老)、悌(上长长)、慈(上恤孤)。



   如果我们再引申来说,导弹上天、载人航天、宇宙深空探索的尺规是牛顿、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定律;转基因工程的尺规是人类和其它动植物的DNA测序……。做任何事情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可循,如果不遵循这个规律,那么鲁班也做不成任何一件像样的家具;导弹不能升空;载人航天无从谈起;国家也将陷入混乱。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後;所恶于後,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厌恶上面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来对待下者;厌恶在下者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来侍奉上者;厌恶前面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来对待后者;厌恶后面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来对待前者;厌恶右面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来对待左者;厌恶在左面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来对待右者。这就称之为絜矩之道。

  曾子在前一段的絜矩之道谈的是国家如何治理,而这一段的絜矩之道谈的是个人如何修,也就是方法是什么。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论语·公冶长第五》)子贡说:“我不希望别人强加于我,我也不会强加别人”。孔子告诉他:“子贡啊,这不是你做的到的。”

  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为什么夫子认为他很难做到呢?因为子贡说的“吾亦欲无加诸人”,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这就是“恕”啊!前文已经说过,“恕”比“仁”更难做到,这是夫子终身所行之道。

  孔门的“显学”(或外学)流传于世,为我们所熟知,也就是治国平天下的治国理念,而“内学”(或称心学)却早已“失传”了。直至阳明先生(明·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才又将此“心学”继承并弘扬开来。孔门内学的典籍其实并未失传,均记录在我们所熟知的经典当中,本文《大学》就是其中之一,方法、境界皆有阐述。

 显学的最高境界就是“仁”,内学(心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恕”。



参考版本:中华书局,《唐宋注疏十三经》,上海中华书局据阮刻本校刊。


上一篇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39143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