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罗明讲师,罗明联系方式,罗明培训师-【讲师网】
中华讲师网特聘讲师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
查看详情》 浏览(47157
“行动是最重要的,它能强化信念。” 谁能想象,一个从小生活在非洲而且从未出过门的年轻人,为了能够得到大学的教育而不远万里,从非洲一路步行的到达美国。谁能想象啊? 勒格森·卡伊拉仅有只够维持五天的食物,一本《圣经》和《天路历程》(他的两本宝书),一把用于防身的小斧头和一块毯子。带着这些,他急切的踏上了他的人生旅途。勒格森·卡伊拉将徒步从他的家乡尼亚萨兰(今马拉维)的村庄向北穿过东非荒原到达开罗,在那
查看详情》 浏览(47359
莫扎特:一个天资聪慧的神童 莫扎特被公认为音乐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显露出了在音乐方面的非凡天赋和卓绝才能。从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个孩子对待音乐的积极心态,对艺术事业的执著追求。虽然不能人人皆为天才,但对广大孩子来说,“神童莫扎特”绝对是具有传奇色彩、又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小时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岁的莫
查看详情》 浏览(47354
为什么有些人就是比其他的人更成功,赚更多的钱,拥有不错的工作。而许多人忙忙碌碌地劳作却只能维持生计。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造物主给每个人一样的头脑和四肢,也给他们同样的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还给了每人一天公平的24小时。但为什么有许多人能够获得成功,能够克服万难去建功立业,有些人却不行? 成功的秘密在哪里? 不少心理学专家发现,这个秘密就是人的“心态”。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
查看详情》 浏览(46820
1.如果你觉得力不从心,那么应坚决地拒绝任何额外的学习任务。2.拥有一两个知心朋友。3.犯错误后可别过度内疚。4.正视现实,因为回避问题只会加重心理负担,最后使得情绪更为紧张。5.不必事事、时时进行自我责备。6.有委屈不妨向知心人诉说一番。7.常对自己提醒:该放松放松了。8.少说“必须”、“一定”等硬性词。9.对一些琐细小事不妨任其自然。10.不要怠慢至爱亲朋。11.学会“理智”地待人接物。12.
查看详情》 浏览(47785
印度哲人奥修说,生命是一张空白的画布,在这张画布上是书写快乐还是痛苦,这需要由我们自己来决定!如果你决定书写痛苦,那么你就继续“坐在电视机前”享受自己的自责,今天的放纵肯定会让你收获考大学落榜以及他人讥讽的痛苦;如果你决定书写快乐,那么你就从此时此刻开始给自己设定目标并做出相应的行动计划,同时按部就班的去执行计划,当你切实投入到了实现计划的行动之中,你烦乱而自责的心情就会被充实的快乐所代替。 首
查看详情》 浏览(47372
近代名人:1.鲁迅卖奖章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2.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
查看详情》 浏览(46925
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以下分析三点:(一).社会思想功利化,思想教育无味。为什么思想教育无味,因为社会思想功利化。在社会转型期,我们社会出现了严重的思想问题,主要表现为享乐、拜金和功利主义等极端自私自利的思想。在金钱和功利面前,有的人丧失自尊和民族自尊,丧失荣辱和社会责任。更多的人没有信仰,依靠网络游戏和电视节目充填自己的思想。这些现象,严重影响社会发展,严重影
查看详情》 浏览(47244
基于对网络成瘾关系的认识和思考,我们对“网瘾”的预防和控制,以及扭转“网瘾”青少年的迷恋网络的行为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一些比较有效的做法,具体是:1.推动和加强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和互联网正确使用的教育 在国家有关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文件精神指导下,心理专业机构积极向地方教育部门献计献策,争取有关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培训学校心理教师和德育教师,提高这些老师的教学水平。同时深入到一些素质教育薄弱
查看详情》 浏览(48025
当前,很多青年存在一种心理困扰:一方面对自己生存的环境压力感觉比较大,对未来前途忧心忡忡、茫然无助;但另一方面缺乏明确志向,一天到晚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浑浑噩噩,没着没落,感到空虚、茫然、郁闷、无聊与无奈,可谓“空洞的眼神”、“焦灼的灵魂”、“荒芜的精神家园”。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无目标状态”(陆小娅:《活出新感觉——青春热线咨询手记》,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出版)。人的一生中最可怕的是无目标
查看详情》 浏览(47485
1...4849505152...下一页共 134 页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39143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