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又经历了很多,面对自己的过去,想着需要改进的还很多,用几个英文词来表达更为贴切。人生没有完
   美,只有不断地完善。个人,家庭,组织,国家,地球都在这无限的动态平衡中完善。。。
 
   本想简单写一下,简练在此全列出,可写起来却展开了,就分为几个篇章吧。
 
   1. Well-organized
      以往总是大大咧咧, 不知拘小节, 实际上一切的成就都在细节上, 老子讲了“千里之行,始于足 
      下。。。万丈高抬, 起于累土。”终究是个习惯的问题,“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个习惯应从
      小就形成才好。从头来, 小处做起。 这次回家, 一连串丢了家里门钥匙, 又把车钥匙丢了, 麻烦大
      了。管理, 组织好自己!
   2. More-civilized
      前些天去瑞士, 对“civilized”这个词又有进一步的认识。它的内涵应该是“明确生活方式, 坦然随
      意,顺天而行。从容享乐, 体验人生”。一般人以为读了点书就是文明了, 其实不然,这个词是从物质
      生存一端更多地过渡到有序, 平稳, 精神方面。这样才可以放慢一些,清醒一些。犹如中庸里讲的“博
      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国古代的为学是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的, 漫长而艰辛:
 
      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
      心。     “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
      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
      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
      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
      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
      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这样几个阶段在中国的古代的家教, 家传中体现的很明显。 家传好的, 自然子弟出息, 并代代相传。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在一个普遍生存水平高些的场当中,人们就自然而然地实现这为学的几个层次。应该是祖祖辈辈,
      世代相传的结果。
 
      当一个国家, 民族都能定,静,安下来,自然生存态度坦然了。中国应该有这个祖传的基础,可惜中间
      出现断层。而地球上有的民族没有那么多的总结提升, 却实际上做到了,瑞士便是其中一例。
 
     
      老子所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他的小国寡民也是源于此,理解了便没有那么多的疑惑,也就不会斗
      胆的批评。我所见到的大多是对老子此段的海口批判,其实并没有悟到老子的内涵。瑞士小,故此,国民
      散落期间,过自己的日子,民富而安乐, 连开的车都小儿轻巧, 节能环保。自然也就是”虽有舟舆,无
      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地球上瑞士被看作是最安全放钱的地方,也是最远离战争的地方了。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描绘的恰恰是这种衣食无忧,生活安逸,秩序井然。
 
 
 
   3. Caring
   4. Decent
 
 
   5. Efficient
   6. Cashing
 
 
   7. Sunny
   8. Giving
 
 
   9. Energetic
   10. Proactive
 
 
   11. Balancing
   12. Social
 
 
   13. Innovative
   14. Focusing
 
   15. Transcedental
   16. Produ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