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中,彼德.圣吉的“五项修炼”不失为一套好工具。但是,如果我们在应用中不能和中国企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再好的理论和方法也会出现应用中的“消化不良”现象。 在学习型组织建设过程中,如果能借鉴好易经的人生智慧观、道家的“自由观”和儒家的“仁爱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运用好三大工具,对促进职工素质提升不失为一条思路。 1、系统思维,辩证施治;(易经的哲学境界) 由于视野的限制,人们往往容易
据说在很久以前,沙漠中有支古老的游牧部落,长期迁徙,居无定所。但他们有一个坚持不懈的习惯:那就是每次行走了两天,必须停下来休息一天。这一天,他们载歌载舞,又唱又跳,好不快乐!外人不解地问:“你们为什么不抓紧时间赶路,却在这儿耽误时间呢?”部落首领回答:“我们的脚步走得太快,而我们的心灵走得太慢,我们要等一等我们的心灵,让心灵跟上来。 今天,我们在追求物质财富丰富的道路上走得实在太快了,然而,我们的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阿基米德当年说明杠杆原理的一句大话竟然成为今天的智慧名言。 人生其实就是在找“支点”。企业成功需要找到“支点”,职工素质提升也需要找到“支点”。 在工业时代,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只要在二十多岁前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或某种技能,取得一个大中专学历,几乎可以一生受用。于是,“知识”和“学历”就成了人生成功的“支点”,某一项技能就成了人生成功的“支点”,于是就有了
2006年12月10日,由河北省总工会宣教部主办,河北鼎信智业公司承办的河北省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研讨会召开。姚鸿昌老师演讲的企业“家”文化,引起来自各地市电力、矿山、银行、电信、税务等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的热切关注。他强调,人生智慧是职工和组织成长的导航船,企业和职业岗位不应当仅仅是为生存和生活而谋取报酬的场所和工具,而应当是职工心灵成长,实现生命价值的氛围;家庭和家庭教育不应当是只针对孩子的“小儿
孩子需要心灵导师 “别望子成龙,望子成人,让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姚鸿昌认为,只要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将来能做一个走出家门能快乐生活、走出校门能创新工作、走向社会能和谐相处的普通人,比单纯有学历要好许多。他主张,不要学而优则仕,要学而乐则喜。 一个孩子曾问姚鸿昌:“姚老师,我是不是猪脑子?”姚鸿昌听后很诧异,问他怎么回事。孩子说,妈妈经常骂他是猪脑子。姚鸿昌找老师了解情况。老师介绍,这个孩子平
三位“差生”引出的话题 三位妈妈找到姚老师讨教教子方法。她们都说自己的孩子“厌学”,不听话,一考试就不及格,还经常给大人惹事。她们说他们已经用了许多办法教育孩子,但最终功亏一篑,以失败告终。现在是打也打过了,骂也骂过了,实在没什么更好的办法对付孩子了。她们是抱着一线希望想从姚老师这儿再讨教个一招两式来对付孩子。 姚老师笑着问她们都用过什么“招儿”对付孩子。 晓明妈说:“批评他,再不行就是让他爸爸揍
姚鸿昌出席全总《中国职工学习论坛》发表演讲: 职工素质教育的创新思路和方法-- 在全国总工会召开的《中国职工学习论坛》上,姚鸿昌以“职工素质教育的创新思路和方法”为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他在演讲中提出了“用人生智慧导航,以‘家’和谐文化作切入点,以‘三爱’激励为方法促进职工素质提升”的思路和方法。他所提出的“人生全过程教育”、“人生全方位教育”、“人生全脑教育”理念引起了代表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感言... 科学发展需要实现“三和谐”:生态和谐、关系和谐、身心和谐 与大自然的和谐让我们找到了“家园”; 与人类社会和谐让我们懂得了“仁爱”; 与人的心灵和谐让我们理解了“智慧” 科学发展需要系统思维,辩证施治; (易) 和谐文化需要集思广益,智慧整合; (龙) 关爱民生需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魂) 问问自己:你活明白了吗? 想想孩子:是否“为兴趣和梦想快乐表演”? 抽出
教育:听听孩子的倾诉... 我在温暖湿润、营养丰富的母体内生长了十个月,本以为能成为生理健康的好胎儿,你们却不时在营养中添加酒精和毒气,发来令人讨厌的烦躁信息,把你们的一切恶习变成残害我成长的基因,使我完美的生理功能变得有残疾。你们太坏了。 在我即将离开母体而走向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怀抱中独立成长之际,本以为能享受一次“人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次“激活”生理功能的全身“按摩”,你们却由于自身的原因,使
“望子成龙”怎么变成“望子成虫” 在地球上,中国以其辽阔的地域,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尽千辛万苦,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以“龙”为标志的中国文化让所有的中华儿女都以做“龙的传人”为自豪。于是,“望子成龙”成了延续中华文化的教育期望。人人都希望成为“龙”,家家都盼着自己的孩子成“龙”。于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家庭教子的经典理念。 然而,当我们眼看着孩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