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武如何战略威慑美国
中国的基本核战略:《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指出,中国奉行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核政策。中国始终恪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明确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1日发表的《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说,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认为,拥有最大核武库的国家对核裁军负有特殊和优先责任,应继续以可核查、不可逆以及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方式,大幅削减其核武库,为最终实现全面彻底核裁军创造必要条件。条件成熟时,其他核武器国家也应加入多边核裁军谈判进程。为最终实现全面彻底核裁军,国际社会还应适时制订一项切实可行的分阶段的长远规划,包括缔结“全面禁止核武器公约”。
中国主张:在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之前,所有核武器国家应放弃以首先使用核武器为基础的核威慑政策,明确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并就此谈判有关国际法律文书。同时,核武器国家之间应谈判缔结“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条约”。
图为世界主要核武器研究、生产和存储分布图,图中中国的绵阳核基地被标注出来。中国从1964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至今,40多年来有关核政策的表述始终如一。中国核政策的要素包括: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发展有限的报复打击能力;反对在国家领土外部署核武器;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其中“不首先使用”是核政策的核心。从中国核思维的奠基人毛泽东有关核武器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核武器是慑止核战争的手段,而不是打赢核战争的工具。
国外媒体认为中国的核武器主要保证对美国的核威胁,其次是对俄罗斯和印度的核平衡,总体上来说,中国的核力量主要针对美国。中国以“不首先使用”为出发点的核政策立足于制止、而不是打赢核战争,从而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最大的战略空间,在今天仍有很大可操作性。
首先,中国的核政策将核武器的使用与国家的生死存亡联系在一起,足以让对中国挥舞核大棒的任何国家三思而后行,为中国赢得了足够的安全空间。
其次,以“不首先使用”为出发点的核政策提供的是高效费比的核安全保障,小规模的核武库发挥的是等效威慑的作用。第三,以“不首先使用”为出发点的核政策使中国长期立于道义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