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不出的真相
在真相没有出来之前,谣言总会乘虚而入。而对于真相的欲盖弥彰,说不定会让谣言不经意间变成了真实的谎言。魏则西事件尚未完全平息,雷洋之死瞬间成了民众关注的焦点。遗憾的是,沸沸扬扬了好几天,目前依然没有真相。虽然貌似一步步揭开神秘的面纱,真相即将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但是经过无数次遮掩的真相,愈发显得扑朔迷离真假难辨。
本来真相并不复杂,在雷洋从一个29岁的鲜活生命走向人生的终点,这段并不长的时间,有不少目击者。路人甲、乙、丙,按摩女郎,当然自始至终都有我们神圣的警察。而这些人要么失声,要么编造,要么转移大众的注意力。更令人蹊跷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监控、摄像头和记录仪同时失效。关注此案的人现在都把注意力放在尸检上,期待检验结果能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但是当有人在刻意掩盖真相,并且有意破坏了第一证据,更何况这类人还不是一般人,而是我们一直以为是正义、法律的守护者,我们能确保检验结果真的能还原真相吗?
流氓不可怕,也不怕流氓有文化。可怕的是流氓穿上了正义的外衣,拥有了执法和维护正义的权利。你和他说法律,他和你说道德,你和他说道德,他又和你耍流氓。按照一般老百姓的观点,人命关天,死者为大,一般并不会太计较死者生前犯的一些错误。当雷洋成为一具冰冷尸体,执法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犯下了一个难以被饶恕的错误,甚至在法律层面也是难以逃避的。怎么办,那就不说法律,来谈道德吧。“人大硕士嫖娼致死”,这个标题够雷人了吧。刚开始还以为是死在了牡丹花下呢,跟警察毛关系都没有。细细看看,又好像是堂堂的人民大学怎么培养出来这么一个竟然会嫖娼的硕士。人大的硕士,竟然敢嫖娼,那真是罪有应得。于是乎,警方充分体现了作为警察抽丝剥茧的功力,并充分运用福尔摩斯般的想象力,终于得出了一个合情合理的结论,雷洋真的好像嫖娼了。插个也是道德话题的观点,我一直认为卖淫嫖娼比官场上的通奸要干净清爽许多,最起码是真正的市场关系,没有什么潜规则,更没有那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关系,当然一般来说,也没有多大的风险(雷洋除外)。
雷洋到底有没有嫖娼,现在也没有完全的定论,毕竟在这方面官方措辞还是嫌疑人。一个稍微有点法律常识的人,对于雷洋是否嫖娼亦没有多大兴趣,毕竟那是个人的隐私或者仅仅是一种道德的缺少。我们只想知道,雷洋到底是怎么死的?到底是不是心脏病猝死?到底那几个便衣有没有暴力执法?而警方一直在打太极,一直还在孜孜不倦的去证明雷洋是真的嫖娼了。面对这种刻意搪塞真相,连一直喜欢打太极的党的喉舌《人民日报》都看不下去了,连发两个评论,《以公开守护公正》、《雷洋事件,是什么让你不安?》。当道德被正义的流氓绑架,着实挺可怕的。
小时候看警匪片,对警察充满了敬意,因而他们是坏人最大的克星,是民众身边的守护神。长大了才知道,一般警察最喜欢办的案件永远是两种,一是聚众赌博,二是卖淫嫖娼。据说有的时候有的地方,办这种案子还有指标。八卦下,微信有人提醒,这几天有商丘交警到合肥查酒驾,“市支队带队,电视台跟拍,一直到17号,共计1200个酒驾任务。”倘若此信息为真,查个酒驾都有任务,着实恐怖。柴静有一篇采访文章,大概说一个小学校长怎么被诬陷嫖娼的。诬陷者固然可恨,但执法者又何尝不可恨呢?甚者为了罚款,而逼良为娼,更加可恨。
陈培松2016年5月14日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