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
有一次,上课前主持人介绍了我上台,夸赞一番后,接着说陈老师将给大家带来一天丰盛的心灵鸡汤。前不久,某天上完课,主持人说用热烈的掌声感谢陈老师带给大家的心灵鸡汤。不知道这是夸我还是扁我,当时感觉怪怪的,颇为尴尬,甚至有点别扭,唉,我的课难道和心灵鸡汤关系很大吗?也许是多心,在他们眼里,心灵鸡汤还是单纯的心灵鸡汤。
心灵鸡汤这个词本来还是挺不错的,也很激励人,有时能和时下流行的“正能量”一词划等号。源自一本书,就叫《心灵鸡汤》是两个老外写的,世界上最畅销的系列读物之一,以其简短、精炼的语言为读者讲述了一个个充满哲理的小故事。作者选文一直遵照的准则为:以浅显的语言表达着人间真情;以至深的情感述说着五彩人生;在每一个角落把真情的火炬点燃;让每一缕清香在尘世间流传;让真情在心灵的碰撞中凝固成永恒。后来逐渐泛指有益于精神或心理的充满哲理的小故事。比如,“当你能看懂一件事情的时候,说明你长大了;当你能看清一件事情的时候,说明你开窍了;当你能看破一件事情的时候,说明你理性了;当你能看透一件事情的时候,说明你成熟了;当你能看穿一件事情的时候,说明你到头了;当你能看淡一件事情的时候,说明你放下了。”再如,“人生九品,下三品: 自信,自信能成就一切但不傲慢; 谦虚,自知要学无止境但不自卑; 认错,自省有缺点缺陷知错能改。 中三品: 感恩,感恩得到的一切; 知足,满足享受的一切; 无为,安住现成的一切。 上三品: 舍得,给予大众分享所得; 包容,容纳自他一切生命; 觉醒,觉悟宇宙人生真相。”这些小段子,如果是初次乍看,通俗易懂。倘若慢慢品味,亦有一番境界。会带来会心一笑,也很有教育意义。
但是,正如小姐现在成了失足妇女的代名词,干爹变成了妙龄女孩傍附权贵的象征,洗澡成为嫖娼的别名,CCTV演变成为骂人的符号,等等。心灵鸡汤不知不觉演变成了忽悠人或麻醉人的光鲜称谓,甚至还成为了变相成功学的一部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成功学兴起,一时掀起一股培训热潮,并激发了培训市场。本身,成功学的激励作用,有很多积极意义,让人不畏困难挫折,追求未来成功。但是,当成功学泛滥成灾的时候,尤其被一些自诩大师的人重新包装后,五花八门的成功学更像心灵毒药,简单的如鸡血,复杂的简直如洗脑。刚开始在销售范围“大放异彩”,逐渐在众多领域大行其道。在很多方面,心灵鸡汤和成功学的确有类似之处,比如通过一些简单的总结或者通俗的故事揭示背后深层次的道理,传达的是正能量。但是,细细体会,二者亦有区别,心灵鸡汤像朴素包装的保健药或安慰剂,成功学更像是一支支味道不同的兴奋剂,短期让你血脉贲张,长期服用说不定会让你精尽身亡。令人担忧和不堪的是,变相的成功学穿上了心灵鸡汤的外衣。
正如身体的成长需要各种食物补充能量元素,心灵的成熟亦需要种种营养。毫无疑问,适当的心灵鸡汤能让人的内心愈发完善、健康。但是,鸡汤只能是鸡汤,永远代替不了主食,吃多了还会适得其反。如果再加上一些不该加的东西,比如兴奋剂,心灵鸡汤也许就变成了心灵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