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GRE阅读题源精讲》这本书到现在已经大半年过去了,直到大上个月截稿,在我脑海里回映的画面都是这些年自己和身边朋友们的学习历程。以前我认为:时间是世上最动态的东西,其他的人、物和知识都是相对静态的客观存在;现在则不然:世上万物一切都在不停演变,唯有时间是相对静态的,它为我们带来的每一秒、每一分、每一天的长度永远恒定。在我们都无力改变的时间面前,唯一能做的只有珍惜,只有努力地保持自己和时间的相对静
西点人最优秀的地方在于,他们不仅仅牢记“没有任何借口”,而且善于再不找借口之后“主动工作、完美执行”。正是这种“主动性”和强大的“执行力”保证了西点人在面对任何困难时,不仅勇敢、敬业,而且有能力、有办法、有信心“100%完成任务”。《没有任何借口》倡导的精神理念就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关键在执行力。 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也是一种强调主动、创造、执行的新时代精神。在21世纪的今天,“如何提升执行力”
有效生活在系统里的正确态度的缺失 1)人不能脱离世界上人事物而生存。社会是人的系统,在系统里,如何更有效的生活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 2)今天社会普遍地崇尚物质生活,追求财富权势。可有物质生活富足的人不见得就有轻松快乐的人生。 3)要有效生活在系统里,我们必须得到别人的接受与尊重。做到这一点,做事都会比较顺利,生活也可以有更多的轻松满足。 4)今天的中国社会,到处都呈现出这份能力的缺失:驾驭人的习惯
了解本人学习模式的缺失 1)学习并不是只限于学校课堂里的事,而是需要每天不断的做事。 2)传统以及今天的教育制度,都强调知识的掌握,可是在这方面,一个人如何有效学习,让他们学习的效果提升,却很少有人研究。 3)如何学习才能够让自己有浓厚的兴趣,更积极,更愿意主动重复学习,也是被忽略的事情。 4)这方面没有做好,人生的每一件事都用同一个模式处理,慢慢便落后了,于是事事艰难,人生的整体素质难以有效的提
对事物的观察与正确判断能力的缺失 1)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做事草率、仓促,往往没有效果。当然他们的人际关系及事业和与亲人的相处,都会出现困难:劳心劳力而效果欠佳。 2)上诉12个点,与这份能力有一定的关联,特别是第1到第5点,是对事物观察与正确判断能力的基础。
感恩的心的缺失 1)今天的社会里,没有父母能够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让孩子的心理年龄跟生理年龄同步成长。 2)即使一个人踏入社会参加工作,甚至建立了家庭,但内心还没有充分成长的,就没有办法培养出感恩的心态。 3)“恩”是“没有权利得到而得到的东西”。除了父母之外,没有人是“必须”给你什么的。 4)感恩的反义词是委屈。当小孩感觉到父母没有给到他应该给他的。他就有委屈的情绪。所以,小孩没有感恩的心态;
对金钱的正确态度的缺失 1)金钱已经是现代社会绝对必须存在的事物,跟“以物易物”的古老社会生活模式比较,金钱的出现大大增加了生活的方便,是社会进化繁荣的表现。 2)“钱不是万能,没有钱是万万不能”。这句口头禅充分显现出钱对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是何等的重要。 3)有些人厌恶金钱却受它的气,有些人热爱金钱,却成为它的奴隶。两个极端,都不够好。 4)所以我们应该教导孩子,自己也需要学习,对金钱有一个正确的态
面对分离的正确态度与能力的缺失 1)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喜欢“报喜不报忧”(例如过年的时候不可以提不吉利的字),这种趋吉避凶的态度,让我们没有学到如何面对和处理分离的事件。在面对一些人生里无可避免的“分离事故”时,常常会感到束手无策。 2)这份分离包括亲友的死亡、与伴侣分手、事业的结束或失败等等。 3)分离是人生里不可避免的事。既然无可避免,但又没有培养出正确有效的思维模式与应对行为技巧,这便成为很多
对失败及挫折的正确态度的缺失 1)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孩子拿到98分了,还在责备他没有拿到最后2分。这种否定多,肯定少的教导孩子模式,让孩子不能承受任何失败及挫折。 2)任何人从不懂到掌握任何知识以致技能,都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过程中每一次都可以被看作是失败。人生的事,总不能事事如意,偶有不顺己意,我们也很容易把它看作是挫折。 3)害怕失败与挫折的人,就不敢尝试,固守原地,慢慢落后于同辈社会,这将造
面对及处理冲突的能力的缺失 1)我们传统文化崇尚“以和为贵”,甚至不惜用任何代价来维持和谐。往往这份和谐只是表面,让这个人处于被操控的状态。 2)当我们没有自我意识,便不会意识到自己的界线,也因此忽略了别人的界线。当我们没有尊重别人的界线,冲突很容易就发生了。 3)当我们只有单线思维的能力,同时不能接受事情的结果,我们会重复使用已经被证明无效的方法,冲突也容易出现。 4)当我们没有很好的跟自己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