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
身心安定了,就会静静的去思考问题,因此,很多问题就会想明白了。
能得什么呢?当然是“道”了!这里没有写出来“虑而后能得”什么,因为“道”不是能立即就能得的,是慢慢的就会得道了!这个道,就是“明明德”。
就如同平静的湖水能清晰的映衬出天空、飞鸟,当你的心如湖水一般宁静的时候,真相是你观察自己的心说出来的,还需要“虑”吗?“虑”也是在心不宁静的时候勉强说而已。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物有本末,是说任何事物都有根和末梢的,比如大树,它有根,也有枝叶,根是本,叶子是末。对人来说,父母是本,子孙是末。
如果本末倒置了,那么树就会死掉。这就像精心的呵护树叶,而不去管树根是不是腐烂、是不是缺水、缺乏养料,那叶子再漂亮,当根坏掉了,叶子也会枯萎。
人不也是这样吗?现在人们把孩子精心的呵护,而不管父母是不是缺衣少穿,任其自生自灭,这就像精心的照顾叶子而不管树根一样啊!孩子将来也会学父母,精心的照顾他自己的孩子,而把自己父母放在一边不管不顾。
事有终始,是说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先后,都有顺序。比如,孩子先从爬开始,再学会走,再学会跑,没听说让孩子先学跑,再学走的!写字也是如此,先练习楷书,再练习行书,最后练习草书,倒过来字就练不成了,这是一个次第。
“知所先後,则近道矣。”
知道了这先后的顺序,就接近大道了,接近“明明德”了。
这里所说的先后指的就是前面所说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静,静而後能安,安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
这个先后顺序,就是我们走向“明明德”的练习方法,这个方法是有顺序、有次第的,如果不按照这个次第来,就不能“明明德”,遵从了这个方法,了解了这个顺序的内涵,将心安住下来,离“道”就不远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古人想要天下人都“明明德”的话,首先要治理好国家。
拥有国家的人是皇帝,再没有比国王地位再高的了,国王都要这样按规矩、次第来办事,更何况其他人。
现在世界上国家的体制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国家的一把手都成为国家主席、国家总理,只有少数国家还有国王,所以,对现在人来说,就是国家的主席、国家首相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现在有很多国际性的大公司,跨国集团,员工几万人,资产、收入甚至超过了某些小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那么,这些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也和国王差不多了,他们要想让天下人“明明德”,就要先治理好自己的集团公司,这和治国是一样的。
就算是一个小公司,作为一个公司的总经理,他也是这个公司的国王,因为所有人都要听他的。他只有先将自己的公司治理好了,才有机会扩大公司规模,才能让更多的人“明明德”。
参考版本:中华书局,《唐宋注疏十三经》,上海中华书局据阮刻本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