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家长用自己成人的思维模式及标准去衡量孩子。现在的孩子的确见多识广,信息接触相当丰富,但他们毕竟是身心都未发育健全的未成年人,仍然需要大人的耐心引导,大部分家长只是简单地将结果或后果告知孩子,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缺乏耐心,并提出很高的标准,动不动说“我们读书的时候怎样怎样”,这样的教育最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结果也可想而知。
第一,家长对孩子能取得进步的信心不足。 由于孩子的学习长期处于中等状态,家长在尝试了很多办法后也都没取得预期的效果,长此以往令家长感到“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从而潜移默化地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带到和孩子的日常交流中。但是,家长要引起注意的是,这种行为和想法可能会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业前景信心不足。 如曾有个李同学,现在读初二,英语特别好,可以达到班级前三名;数学偏科,分数在65分左右徘徊,影响总体名次。在沟
当今社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家长们每天要花很多时间陪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包括检查作业和默写等。80%以上的家长都为孩子选择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即便如此,家长还是有操不完的心,因为孩子的成绩还是像温度计的水银柱一样,上上下下起伏不定,这让家长烦恼不已。对此,中学生VIP培训专家——思源教育的易老师“有话要说”。 在和大量的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之中,易老师总结了目前家庭教育所普遍存在的五大误区,这些
依照老人们的要求,我们都没有展示他们的真实姓名,只展现了30个真实的说法。当然,10个家庭的访谈对于全国那么多的421大家庭来说只是个案,也许并无法涵盖你家里的情况。因此,你可以多在自己家里做一做这样的“访谈”,方式要更灵活一些、多种多样,比如和老人聊聊天,通过亲朋好友去问一问等等。总之,在家庭里,沟通顺畅非常重要。我们要重视的,不仅是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沟通机制,也要多听听我们的父母在想些什么。至
回答10 1. 我只能尽力去做,但好坏就不管了。其实我也知道孩子们肯定有不满意的地方,但基于没有更好的人能帮他们,也只好这样了。不过我还是希望他们能经常给我一些“肯定”,年轻人现在对孩子不是都讲究“自信教育”、“鼓励教育”吗,我们这些老人也需要鼓励啊! 2. 就知道跟孩子嚷嚷,这算什么教育啊?!我跟孙子从来都不大声说话,孙子可听我的呢! 3. 每天晚上他们一回家,我就算“下班”了,可以尽情地看我的
回答9 1. 看小孩儿挺有意思的,觉得自己也变年轻了。每天为了孩子我们也得出去走走、晒晒太阳,不是挺好嘛! 2. 年轻人自己当了爸爸妈妈之后还是一点儿不注意自己的作息时间,天天耗到夜里十一二点睡觉。我以前就老说他们,现在晚上又把孩子带得特别没规律。不过有时候也是因为他们加班啊、应酬什么的回来就挺晚的了。 3. 女婿挺实在的,单位里发什么了都先拿我们家来,过节什么的都先紧着我们家的时间安排。上次我病
回答8 1. 不愿意,但也没办法。最大的问题是干了那么多活也就算了,心里还老不高兴。 2. 白天打无数个电话回家,一会儿问喝奶了没有,喝了多少毫升,是不是用开水冲的;一会又问大便了没有,给没给用护臀膏……明摆着对我不信任。 3. 隔三差五地带点儿我爱吃的东西回家。但是从来也没给买过什么像样的东西!
回答7 1. 生活就是这样,当时是我们的父母帮我们看孩子,现在我们老了退休了,帮孩子们看孩子也是天经地义的。 2. 我们两个人还看不好一个孩子啊?!非得给找个保姆来,弄得我们老觉得有个外人在家里特别不自在。 3. 女儿挺宠孩子的,很少跟孩子急,更别说批评孩子,她主张的是“赞美教育”。但是要是外孙女对我们有一点点不尊敬,哪怕是走的时候忘了说再见都要很严肃地呵斥孩子。这也对,孝敬父母,身教胜于言传。
回答6 1. 我岁数相对年轻,身体也不错,带带孩子倒是不算什么。而且不都是这样吗?! 2. 他们都是“80 后”,除了上班经常加班,还要去游泳打球、跟朋友聚会、出去旅游什么的,不怎么管孩子,也不把孩子接走,就有时晚上过来看看。我觉得这样对孩子不太好吧?!而且我也没个能真正消停会儿、喘口气的机会。 3. 我女儿知道我爱臭美,经常给我买衣服,或者给我些商场的购物卡让我自己去买。前一阵还安排我照了一次艺
回答5 1. 不愿意,以前我们有几个关系特别好的老姐妹,总是一块出去玩啊、打打牌什么的。现在全被拴在家里了。 2. 太呵护孩子了,一个男孩子养得没一点儿阳刚之气!我白天一个人带他还好,晚上他妈妈一回来就大呼小叫的,好像我们家哪儿都有危险,哪儿都对她儿子构成威胁,至于吗?! 3. 儿子以前大大咧咧的,可能是自己有了孩子的缘故吧,现在变得细心了。我有时随口说想要什么,缺什么,过不了几天就买给我了。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