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4 1. 我们倒是挺愿意帮着看,但是心有余力不足。所以刚开始试了试,不行,折腾不起,还是请了个小保姆,我们帮着打打下手。 2. 觉得年轻父母们有点儿不负责任,他们还老说是我们娇惯孩子。孩子吃饭吃得不好我们喂就说我们养育方式不对;孩子有点儿小要求能满足的时候不满足非招他哭……反正我觉得他们有时是不是太“照本宣科”了? 3. 知道我们俩牙口都不好,每天都要跟小保姆交代,把饭做软一点,把菜炒烂一点。
回答3 1. 怎么说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总不能让孩子们都不上班在家看孩子吧,只好我们帮他们一把了。 2.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他们那什么“早教”理念了。我孙女还不到2岁,每周末她妈妈都要带她上什么课,一会儿是音乐启蒙,一会儿是亲子班……有时她妈妈没空我们就带着去,我一看,不就是带着孩子玩儿吗?!我问了老师,一次课差不多100多块钱呢!非带孩子跑那么远的地方、花那么多钱玩儿,真想不通! 3. 我这人
回答2 1. 挺解闷儿的。我和老伴儿的脾气不合,以前就爱抬杠拌嘴。给儿子看了孩子之后,我们俩没工夫逗闷子了,每天忙乎孩子都忙乎不过来。 2. 他们每周五把孩子接走,周日晚上送回来。我最不满的就是周末他们老带不好孩子,带孩子乱去不适合小孩儿的地方,给孩子乱吃,经常是送回来的第二天就生病。孩子一生病我们着急不说,他们不也得请假带孩子上医院吗?! 3. 今年春节,两个孩子给我们老俩报了个旅游团,让我们到
回答1 1. 说实话,很累。我和老伴儿都是快70岁的人了,身体也都不太好。本来我们一直想着退休了,搬到稍微安静点儿、空气好一点儿的郊区住,可是为了帮孩子一把,只好把这计划搁浅了。 2.我有两个女儿,小时候我是一个手指都没碰过她们,现在都说年轻人的教育理念先进,怎么我们家那两位都一致认为男孩子有时就得打一打呢?!尤其是女婿,有时急了上去就给孩子一下,孩子很怕他。我小外孙是挺淘气的,而且越来越淘气,但
在中国,有50%的家庭是老人在帮着照看第3代。老人不再是权威,在反复向老人强调那些“科学”养育观的同时,我们了解他们是怎么想的吗? 三个问题: 1. 您愿意帮儿女看孩子吗?谈谈您的感受。 2. 在隔代育儿上,您有对自己的儿女最不满意的地方吗? 3. 请说说您觉得儿女做得最好的或者最让您感动的事。 我们找了10位帮子女带孩子的老人做了访谈,问了同样的3个简单的问题,于是收回了30个不同的答案。这30
从事家庭教育以来,很多家长问过我同一个问题——“我家孩子不会独立思考怎么办?”每当这时,我也会问家长“你家孩子做作业遇到不会的问题问你的时候,你是怎么给解决的?”家长们大都很爽快地回答“告诉他答案啊”,这时我接着问家长“你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了吗?你引导孩子独立去思考了吗?”很多家长沉默无语。正是因为很多家长直接把答案告诉给了孩子,才使孩子慢慢失去了独立思考的锻炼机会,时间一长孩子也就不想去思考了
故事: 卢旺达的贫寒场面可能对于一般人只能想象,中国的义工下了卡车以后,看到一位瘦骨嶙峋,衣不蔽体的黑人男孩朝他们跑来,那个男孩很少看到这样的大卡车。顿时,义工动了怜悯之心,转身就去拿了车上的物品向小男孩走去。 “你要干什么?”美国义工大声呵斥,“放下!” 中国义工愣住了。他不知道这是怎么了,我们不是要来做慈善工作吗? 美国义工朝小男孩俯下身子,“你好,我们从很远的地方来,车上有很多东西,你能帮我
从心理的角度来看,只有“有才干有特长有个性、能在逆境中顽强抗争、能抓住机遇为成功努力拼搏的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孩子”,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好孩子”。因此父母必须注意从孩子小时候起,就要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交际能力、协作能力、领导能力、组织能力、钻研能力……,这也是父母教育孩子学会做“人”的重要课题。亲爱的父母,如果您能注意对孩子多种能力的培养,您必将能为您的孩子
还有许多父母往往以为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这种看法也较为片面。因为近年有人经过调查后发现,有一部分经常受到老师和父母的批评,学习成绩和行为规范较差的所谓“差生”,由于他们经常挨批评,经受的挫折相对较多,久而久之,他们具备较强的对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旦处于逆境,他们对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强,比较容易摆脱困扰。相反,有一部分一惯受到老师表扬和父母喜爱的所谓“好学生”,由于他们往往具有喜表扬
怎样才算“好孩子”?许多父母往往以为听话的乖孩子就是“好孩子”,这种看法并非完全正确。因为在所谓的乖孩子中,有的孩子往往会为了博得别人的欢心,有意地根据别人的要求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按照别人的眼光来表现自己。久而久之,就会盲目顺从别人,缺乏主见,丧失独立人格。如果过分压抑自己,必然会形成内向退缩的性格。这种孩子长大以后依赖性很强,没有主见,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