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似乎已经站到了居高临下的位置上。在国人的教育理念里,家长管教孩子似乎天经地义,直接告诉孩子什么是可以的,什么是对的,比耐着性子劝解沟通和挖空心思设计成长环节要简单地多。即便我们知道这一点,当我们面对孩子的顽劣行径,依旧忍不住怒火中烧:“这次要让他长点记性!”于是各种各样的惩罚出现了,那么,惩罚有用吗? 首先明白一点:算不算惩罚取决于结果而不是行为,如果孩子参加社区足球赛打了邻
8月27日,刘上老师来到中国政法大学,为青岛基层法院院长讲授《高绩效团队建设与执行力打造》。
8月26日,刘上老师在清华大学为广东慧东农村商业银行中高层干部讲授《高绩效团队建设与管理》。
13岁的帅帅手机从不离身,在学校毫不忌讳地玩手机,被批评后只是放进口袋并没有不好意思的表情;开学第一天升旗就公然迟到并一摇三摆进入队伍,被老师批评,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也不反驳;放学路上被人打伤也是满脸不在乎,并要求家长不要插手,由他自己解决。 帅帅家庭条件较好,家长在生活上尽可能地去满足他的各种要求,家中众星捧月式的过分溺爱使他养成了娇纵自私且抗挫折能力差的个性,少了宽容心、同情心,多了霸气、好
8月23日,刘上老师开启云南两天的《九型人格与管理智慧》的课程。 近60名企业家走进课堂, 百战归来再读书!
13岁的小俪白白净净,爱打扮,是家中的小公主,长这么大从不会自己整理书桌,收拾房间,什么家务也不会干。每天早上总是要睡到不能再拖的那一刻再起床,起床后时间很紧张,父母还要帮着穿衣服穿袜子,看着满头大汗的父母她却无动于衷。有一次爸爸起晚了,刚熬好的粥盛出来很烫,小俪已经习惯了用最短的时间喝完凉热正好的粥,可这一天却被烫到了,她对爸爸大喊着:“你想烫死我啊!”爸爸没有吭声,满脸都是很自责的表情。
11岁的男孩小峰,平时不善言谈,孤独冷漠,不喜欢集体生活, 不会关心别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在一次冷餐会上,他把自己爱吃的里脊肉、大鸡腿、草霉一股脑儿放在自己的碗中独自享用,全然不顾周围的同学们。 大多数家庭里,一般都是家长围着孩子转,孩子成了家里的“中心”,家长关心、爱护孩子,然而孩子对家长、对他人往往是漠不关心,这是因为孩子习惯了被照顾、被保护、被宠爱,因而变得冷漠、孤独、不喜欢集体生活,不
8月21日下午,刘上老师在北京大学讲授《高绩效团队建设与执行力打造》。
小田是个“不开窍”的孩子,一道应用题,老师课堂上讲过,家长又复习过,可做起来就是错误百出,一到考试就更不行了,别的同学背课文,一下子背出了,可他读了好多遍,还是记不住,丢三落四。很多时候自己在发呆,你问他现在想什么?往往回答不上来。不是小田不想回答,而是他们真的不知道此刻他在想些什么?我们通常把这一时刻叫大脑一片空白。 这种类型的孩子是个慢性子,说话比较慢,动作比较慢,反应速度也比较慢。他们最怕
有位爸爸对自己的儿子说,这次考试如果可以进前十名,就给他买特别喜欢的玩具。爸爸本想利用这种方法让孩子努力学习,结果没想到孩子考试的时候作弊。还有的孩子有事没事老爱说谎,考试没考好,回家怕挨打,就编些谎话搪塞;作业没做完却说做完了,没带忘在家了;看到其他小伙伴有帅气的滑板车,为争点面子,免不了说谎:“我家有,比你的更漂亮。”其实家里并没有滑板车。 大部分孩子的谎言并不是恶意的谎言,有些孩子为了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