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明军,左明军讲师,左明军联系方式,左明军培训师-【讲师网】
TPM,点检,班组长,6S,MTP,TWI
左明军:劳动改善胜过劳动强化(TPM)
2019-02-14 2016

现场作业员的工作中,包含了不会赚钱的浪费动作以及会赚钱的动作。改善的重点就是要增加会赚钱的动作的分量。


然而,一般增加的方法,都是采用所谓“劳动强化”的做法。此种做法没有将现场工作中的浪费排除掉,而只是增加额外的动作,或者只是一味的要求作业员上班的八小时内,做出更多的产品,很容易招致作业员的抵触情绪:认为已经很卖力地在工作了,还要增加这么多的工作,简直是没有人性,虐待劳工嘛!此时,管理者就的要费尽心思与作业员沟通。


最后如不识字方让步,增加津贴,就是劳资双方造成长久的对立。这种现象,如果经常发生的话,那么公司早晚会亏本关门的。


大部分的工厂里,若以优秀的作业员来说,作业员上班的八小时中,其产生有附加值的动作。大约只有一小时,其余的七小时可以说都在做浪费的动作。


而普通的作业员其工作的内容或许仅有百分之一左右,才是赚钱的动作,要使公司能够赚钱就必须以“劳动改善”的做法代替“劳动强化”的做法,才能剔除浪费。


“劳动改善”与“劳动强化”是全然不同的东西,劳动强化没有将作业员的浪费剔除,仅是增加作业员的工作量。浪费仍然存在。产量增加有限。 与劳动强化相对的就是劳动改善。


劳动改善的做法首先要从派出作业员工作中的浪费开始,通过现场观察,了解作业的整个过程,分辨出动作的差别,然后彻底地将浪费的动作排除掉。


比方说,从2-3米的放置场所,取一张铜片到冲床去做冲压的工作。往返之间作业员走6米的路。假如,在工厂里走1米必须花1秒,走6米那就表示浪费了6秒的时间。这走路的6秒如果能够排除掉,作业员就可以减少走路的体力消耗,感到更舒适,生产量也就自然跟着提高。


这种自然的改善非常的重要,依照这种方法做下去的话,既增加了劳动密度,同时也增加了有附加值的动作。


改善的终极目的就是要赚取更多的利益。以劳动改善的方式所能获取的利益远大于劳动强化的方式。所以改善绝对要以“劳动改善”的方式来进行。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02168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