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礼,范志礼讲师,范志礼联系方式,范志礼培训师-【讲师网】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
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
查看详情》 浏览(11329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 ——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
查看详情》 浏览(11320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3年9月26日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的讲话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
查看详情》 浏览(11410
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
查看详情》 浏览(11339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
查看详情》 浏览(11389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 ——2013年3月7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
查看详情》 浏览(11325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 ——2013年3月7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
查看详情》 浏览(11319
(五)继承中华国学开放包容自我完善的品质 开放包容的和合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献给21世纪人类的最具价值的礼物,也是建设世界文化最具魅力的基础文化。这种文化代表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是马克思主义未来文化既共产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查看详情》 浏览(11385
未来思维。未来思维对人类尤其重要。自古以来,人类就是在充满对未来的希望中进步的。释家要脱地狱进天堂,儒家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显亲扬名,法家要依法治国、改革创新,道家要无为而治,这一切的直接结果就是在希望中提升人的素质,人的道德品质和生命力,为人类实现崇高的充分的觉悟而蓄积能量,并从中得到幸福的体验,完成人生大意义。
查看详情》 浏览(11366
整体思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整体思维突出表现在混沌宇宙说、道家的元气说、儒家的孝教说、释家的一真说之中,这种整体思维与天人合一的和谐思维相一致,最终指向是和谐一体,是大同世界,是人的全面发展。 整体思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就是联系的思维,
查看详情》 浏览(11362
1...2829303132...下一页共 91 页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39143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