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礼,范志礼讲师,范志礼联系方式,范志礼培训师-【讲师网】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
(四)认识中华国学的超前思维 中华国学的超前思维主要表现在它的和合思维、整体思维(系统思维、控制论、全息论、)未来思维等几个方面。 和合思维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则成为世界走向大同、人类走向共产主义的思维基础。
查看详情》 浏览(11391
(三)探讨中华国学的科学价值 研究中华国学,一是探讨它的原理和实质,与人类发展相结合;二是要搞清它的科学体系,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三是要探讨它的现代实用价值与当前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这里重点探讨第二点。 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学问”。
查看详情》 浏览(11389
(一)弘扬中华国学的向善向上精神 通过详细研究,我们看到,以儒、释、道、法、兵、墨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即中华国学传承的思想(包括后来传入的世界三大宗教),向善向上是主流,这是由人类文化发展的需要决定的,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查看详情》 浏览(11356
二、中华国学振兴的五大途径 中华国学是祖国文化长期发展、海纳百川、积淀优选的结晶。将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相结合,以顺应时代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研究弘扬国学的出发点,也是中华国学振兴的方向。 中华国学振兴的方向是由它的精神实质和其健康的生命力以及人类发展的方向决定的。它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查看详情》 浏览(11366
第十章 中华古代国学振兴的途径 一、再谈中华国学的源与流 根据“大国学”说的定义,中华国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中国的文化和学问。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中华民族就是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一步步地走过来的,并不断的丰沃着这一土壤。前面,我们通过仔细梳理,把中华国学分为这样几个时期:一、以盘古文化为代表的开天辟地时期,突出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祖先自有史以来认识天地、思维开化的过程。这个过程
查看详情》 浏览(11438
以儒教为核心的诸子百家与三大宗教的联系及其人类文明意义 首先,它们都是人类历史不同阶段文明的产物,是涉及人类生活方式选择、道德观念认同、精神家园归属、人生的价值、及尊严和如何实现人生幸福等方面的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总学问,是人类思想丛林中长出的参天大树,是爱智哲学大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们之间有着不同的的观点、看法,甚至存有矛盾和争论,但总的旗帜都是要探讨真理,向上向善,把人类引向光明,逐步使人成
查看详情》 浏览(11403
六、基督教在中国 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基督教开始传入中国,但当时传入中国的是当年一度被认为是异端的聂斯托利派(中国称景教,现称“基督宗教马龙派”),后来在唐朝会昌五年(845年)被禁止传播。元朝时基督教(景教和罗马公教)又再次传入中国,称为“也利可温”(蒙古语“有福缘的人”),元朝灭亡后又中断了。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天主教耶稣会派来利玛窦,他被允许在广东肇庆定居并传教,曾一度成功地
查看详情》 浏览(11395
六、基督教在中国 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基督教开始传入中国,但当时传入中国的是当年一度被认为是异端的聂斯托利派(中国称景教,现称“基督宗教马龙派”),后来在唐朝会昌五年(845年)被禁止传播。元朝时基督教(景教和罗马公教)又再次传入中国,称为“也利可温”(蒙古语“有福缘的人”),元朝灭亡后又中断了。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天主教耶稣会派来利玛窦,他被允许在广东肇庆定居并传教,曾一度成功地
查看详情》 浏览(11399
五、基督教的《圣经》 圣经是亚伯拉罕诸教(包括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等各宗教)的宗教经典,由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组成,旧约全书是犹太教的经书,新约全书是耶稣基督以及其使徒的言行和故事的纪录。 旧约圣经 天主教和东正教的旧约圣经共46卷,当中包含了其他宗派划为次经的数个书卷;基督新教的旧约圣经有39卷;而犹太教的希伯来圣经由于把多个章节较少的书卷合成一卷,总数只有24卷,内容和新教的旧约全书
查看详情》 浏览(11369
四、基督教的主要节日与禁忌 主要节日: 基督教主要节日有圣诞节、受难节、复活节、升天节、诸圣日(万圣节)等,天主教和东正教还有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命名日等节日。 圣诞节 12月25日。原为罗马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的生日;罗马帝国以基督宗教为国教后将此日改为纪念耶稣基督诞辰,但耶稣基督降生的真实日期无人知道。 受难日 复活节前的礼拜五,纪念耶稣基督被钉死于十字架上。 复活节 ......
查看详情》 浏览(11386
1...2930313233...下一页共 91 页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39143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