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醒悟依然来源于一个人们常讲的有关时间管理的小故事:【故事案例】4-2一天,一位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的学生上课。他拿出一个广口瓶放在桌上,随后拿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小心翼翼的一块一块放到瓶子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道“满了吗?”所有学生回答“满了”。“真的吗?”他又随手取了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现在满了吗?”“可能还没满”,学生们答道。“很好”,时间管理专家又取出了一桶
讲到这里,似乎时间管理落地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坦白的说,在有关执行力落地的各个具体话题中,时间管理落地的问题是曾经让我最为纠结的,甚至一度让我产生强烈的迷茫感。纠结的原因并不在于这个所谓的理想工具是否能够找到,实际上,部分OA软件已经基本拥有这些功能,而且QQ、MSN、E-mail等也开始一步步增加有关状态信息的功能。但问题依然存在,而且还很普遍,甚至包括有些OA软件厂商、即时通
再看第二个问题:组织内部时间信息的模糊和错位。如何解决?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我们组织内部最大程度的增加时间信息透明度。当然,这一点,目前很多组织都已经意识到了,也采用了很多可行的解决方法,只是各自的效果有所差异而已。同样,信息的问题,用信息手段来处理,效果可能会更直接,更彻底。增加时间信息透明度,其核心就在于关注以下几个问题:l 我如何知道自己近期的工作安排和时间安排?l 我如何让相关人知道我最近的工
传统沟通模式中的实时性无情的破坏了我们的时间块。怎么办?不可能不沟通。而且传统的沟通模式是最基本的模式,不可能完全抛弃,也抛弃不了。这就跟以前我们的交流一样,必须面对面的交流,后来,发明了电话,我们可以约定好了时间和地点,进行远距离的交流,在传统的沟通模式上增加了一种新的模式,可以不用见面也能交流。可是,电话的交流方式还是要求双方必须都在固定的电话机边上,有急事很难找到人。于是,后来手机出现了,不
但是,时间管理原理为什么在现实中依然很难“落地”呢?尤其是在员工中推行时间管理的时候。有不少管理者很苦闷,每天都严格要求员工写工作计划,也尽量要求员工们做到“时间块”和“要事优先”。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都这么做,可是,慢慢就淡下来了,总觉得计划没有变化快。每每问到怎么回事的时候,答案都是一致的:计划的东西基本没用,真正执行的时候,往往同事、领导就有事情,反正不知道哪里来的事情,都是些计划不出来的事
我们需要进一步领悟时间管理法则背后的原理——时间块原理和要事优先原理。有些人在时间管理上存在一种误区:认为抓住每一分钟,每一秒钟就是做好时间管理了,就是合理利用时间了。实际上,关键不在于我们是不是每分钟都在工作,而在于我们是如何安排时间的,我们的时间是零散的还是整块的。这里有个“时间块”的概念。比如,我们要写一篇报告,如果给我们独立的时间,完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除了这件事没有任何别的事情打扰我们
就体系落地而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时间管理如何落地?我们先看一个真实的管理故事。 【故事案例】4-1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查理斯·舒瓦普曾会见效率专家艾维·利,会见时,舒瓦普说他自己懂得如何管理,但事实上公司不尽如人意。他说:“应该做什么,我们自己是清楚的。如果你能告诉我们任何更好地执行计划,我听你的,在合理范围内价钱由你定。” 艾维·利说可以在10分钟内给舒瓦普一样东西,这东西使他公司的业绩提高至
有个学员问过我这么个问题:“我确实发现公司需要规范管理,但我现在却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面对制度我该怎么办?是先制定出一个完备的制度,而后直接将这个完善的制度推行下去呢?还是在实践中自身去完善现有的制度?对于第一种选择,我个人觉得可能性不大,太过于理想化,现实中没有谁能够真正设计出完善的制度。可是,对于第二种选择,我也十分没底。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制度,确实是比较现实的,但是目前竞争压力那么大,我很担心
制度的制定也有讲究,我们来看一个案例。B公司设定了一条制度,大意是要求大家节约用纸,并设置好了相关的奖惩办法。但现实中执行的并不尽如人意。有一次,由于B公司与C公司有合作,B公司安排工作组入驻C公司。 进驻的第二天,B公司工作组打电话到C公司党办,说:打印机不工作,请安排同志帮助调整一下。党办的同志立即通知计算机中心去B公司工作组办公室进行修理。计算机中心的同志很快到了,进门就道歉:“这是新买的机
其实,有关迟到考勤的话题,我更想谈的是另一个案例,以及由此而引申出的管理话题。曾经有个学员问了我这么一个问题:耿老师,就不能迟到这个考勤问题,怎么谈“落地”?我们公司,对销售等部门在迟到问题上并没有过分的要求,但有些部门,比如客户服务部,就必须不迟到了,可怎么强调都不行,有什么方法能够让他们都不迟到么?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因为,我个人就不太相信现实中能够真正做到让所有员工,哪怕是某个部门的所有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