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似乎从7月3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嗅出了调控力度放松甚至转向的意味:此次会议的官方新闻提到,“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确实,这样的语气,与2010年至2012年房地产调控不断加码形成了反差。不过,将此理解为给这个行业打气,或政府将依仗这一行业来确保7.5%的增长下限,可能只是一厢情愿。 新一届中央政府上任以来,对房地产调控的态度有别于以往,4月
只关注房价本身高低没意义,政府应淡化房价调控目标、更关注市场监管和保障房等制度建设作为全国房地产调控执行最严厉的城市,北京的房价同比涨幅却领涨全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北京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高达16.7%,居全国之首。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权威人士指出,北京楼市调控面临四大困局,不从根本上改革制度,只关注房价本身的高低并没有意义,政府应该淡化房价调控目标、更加关注市场监管和保障
房地产市场的再一次全面反弹,表明住房市场重调控、轻改革的思路需要作全面调整。抓住历史契机,深化住房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是当前住房市场的首要任务。只有在坚持调控不放松的同时,加速推进房地产市场制度的综合改革,才有可能走出“屡高屡调”的历史怪圈,实现房地产市场与国民经济的良性协调发展。房地产市场深层次矛盾不解决房价上涨不可避免中国政府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虽然对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
(1)@ 许仰东 :下半年中国楼市:1、一二线与三四线差距会拉大;2、调控仍会持续,但力度不会大;3、房价仍有上升,但不会暴涨;4、资金面仍要观望,与国家经济情况有关;5、房产诞生不了梦想,但依旧可以盈利; (2)@谢逸枫 :单纯靠土地供应创新高降房价是不现实:房地产对流动性依赖进一步降低,加上住宅土地供给刚性制约与住宅用地价格疯狂上涨及保障房配建拉高成本,单纯靠扩大土地
陕北神木县曾受各方羡慕,优质煤炭王国构筑起免费医疗、免费教育,成为市场经济全民共享的样板。好日子戛然而止。7月15日,神木县发生群众聚集事件,传言神木县县委书记雷正西将调离,用完600亿元的家底还为神木留下300亿元亏空。传言称神木县的免费医疗、免费教育政策因财政亏空将终止。虽然神木官方辟谣,免费医疗等还在继续,但《中国之声》采访显示,免费医疗已打折扣,地方财政步履维艰。神木延续了典型的资源城市崩
限购这玩意,很多人误解了。没有这玩意,中国房价泡沫就像日本那样,产生断崖式爆破。这种误解,导致一帮炒房客抄底进入寻死,不过,政府是不会负责任的,因为是炒房客自找的。据我们预计,在中国70个大中城市的住宅库存中,今年的炒房客拼死杀入后,最多能帮开发商消化15%,567三个月大约消化10%,89两月是传统的淡季,没有什么成交量,1011两月还能消化最后的5%,随后,投机资金开始枯竭,像现在的股市差不多
而政府每年要付出超过一万亿的债务利息。由于政府有12万亿左右的财政收入,再加上卖地,地方政府对债务付息尚有一定的可能性。只是由于政府的负债在不同的地区情况不一样,显然,有些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很显然已经到了十分严峻的状况。也就是说,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处于破产的地步。地方政府支付银行利息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开了许多工程,已经开展的工程量和应支付的项目资金数额较大,导致一些承担政府项目的中小企
中国真会爆发经济危机吗?近几年来,国内外总有一些经济学者预测中国要爆发经济危机,媒体评论家牛刀曾在2012年底预测,中国将在举世罕见的金融战争打击下爆发经济危机。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者李佐军曾作了一篇报告,认为中国的经济危机正在酝酿之中,最有可能在2013年7、8月份爆发,表现为部分中小企业破产,部分银行破产,部分地方政府破产……近些年诸如此类看待中国经济的言论不时见诸媒体。中国会不会爆发经济
继公开表示中国将在五年内爆发经济危机之后,海通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近日告诉记者,经济危机更可能在两到三年内全面爆发,中国经济亟需一场国退民进。最大的风险点将来自房地产市场。李迅雷指出,信贷余额当中30%是房地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大约30%跟土地出让、税费等相关,经过了多年的价格上升,一旦房地产价格下跌,尤其是缺乏购买力的三四线城市房价全线下跌,将对银行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都将造成巨大冲击
(原标题:70年后,我们的房产怎么办?) “土地使用权”是个什么概念,是如何产生的?我国大陆地区住宅的“土地使用权”为何是70年,这个期限对居民生活和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何影响?我们的房产在“土地使用权”期满后应该怎么办?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朱国钟与合作者做了一项研究,他们通过计算机模拟开发商与消费者动态行为,分析了住宅用地70年使用权对房价、供给、房龄以及城市扩张的影响。朱国钟在接受本报驻京记者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