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公司很有规模,治理的也井然然有序。向他讨教经验,他说没有读过多少书,中专毕业,后又读的EMBA。他说MBA没学到什么,只是学会了几个词,认识了几个人。是他的太祖母教他如何经商,他也没有见过太祖母,只是听老人们讲的故事,竟从中悟到了经商的秘诀。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太祖母中年丧夫,没留下什么家业,却留下12个子女, 没办法只能是自谋办法挺起这个家。 当地因盐的买卖而兴。太祖母咬着牙把祖屋给卖了,
提起刘备,大家普遍的感觉是不具备文韬武略,没有什么超人的特长。但他却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与曹操和孙权抗衡,三分天下,让人刮目。企业家们要能好好地研习一下刘备的五段柔锦,还不把个企业搞的风生水起? 细细分析来,刘备还是有以下几个功夫的:哭、哥们义气、满口仁义、皇亲、放下身段。这几套功夫看似简单, 实际上却无往不胜。 刘备的哭是一绝,遇难事就哭。一哭就激起别人的怜悯心,往往就爆发激情而最终取胜;或者因
人类管理的未来还是要向东方圣贤借智慧,西方的管理只能解决表面的效率的提高;而真正决定效率提高的是人类个体内在的“我愿意”,这正是东方智慧的研讨的焦点:如何激发“我愿意”,如何找到我的定位,目标,使命,生的意义,死的归宿。。。 把一批“我愿意”的人集合在一起,就能迸发出奇迹,让那些“我不愿意”的人去找他们愿意做的事去。 想想我们的老板手下都有一批黄继光,邱少云,刘胡兰,雷锋,还怕企业做不好?即使是现
1、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 松下幸之助 2、企业最大的资产是人。 松下幸之助 3、对产品质量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 。 松下幸之助 4、一个公司要发展迅速得力于聘用好的人才,尤其是需要聪明的人才。 比尔.盖茨 5、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 比尔.盖茨 6、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首先是员工素质的竞争。 比尔.盖茨 7、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 。 管理
从《道德经》中寻找企业基业长青之路 http://www.enpctn.com.cn/qywmzz/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855 基业长青是人类有史以来一直追求的一个目标,人类历代帝王无不希望自己的王朝世代相传,直到永远。当今世界各国也更加关注企业的良性发展及持久经营。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而中国,中小企
企业家大多悟些道,只有冯伦总结的最多。也颇有些道理,应该再认真总结一下。知道有所敬畏是好的。想和冯伦认识一下, 多聊聊,把道德经和企业管理真正结合起来用在商业培训上。
不知为何,总是觉得打高尔夫有点和老子讲的道有相同之处。琢磨了很久,豁然间领悟到原来老子的道和打高尔夫要求的都是一个尺子,那就要合理地把握“度”。不要走极端,只要求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 老子的道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一切按道的大规范去做。道大,但又十分浅显,古代有个庖丁没上过学,能飞刀解牛,就是在实践中掌握了解牛之道。 将大道化成小道就一目了然了:天道, 地道,人道,政道,商道,医道,为学
伊索寓言 一天早晨,一位农夫发现自家的鹅窝中有一只金灿灿的蛋。他将蛋带回家,惊喜地发现这是一个金蛋。此后,农夫每天都能得到一个金蛋。从此,他靠卖他的金蛋变得富有起来。 农夫变得越来越贪婪,他想一下子得到鹅肚子中所有的金蛋。于是他杀死了鹅,但是,鹅肚子中什么也没有。 现代人犯的毛病和老农一样,只注重要得到金蛋;不去养鹅,甚至为了蛋把大鹅杀了。听起来可笑,可地球人正是这样做的!还是要在如何养好大鹅下功
跌跌撞撞走到今天, 还算顺利, 就是别人说的"运气好", 平平安安的,直到2005年。不知为何总是有点没着落得感觉。 78年上大学,留校,读研,教书,29岁提副教授,搞培训中心赚钱,考律师,创办律师事务所。。。 95年去了美国,面对一个选择一下子还真是有点懵了。当时半年后就要回国,当然回来会大有前程。但一想到回来后自己的追悼会是什么样都清楚地呈现在脑海里,还是犹豫了。有个机会,
收益-成本=利润 这便是做生意,万变不离其中。所有者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他(们)拥有极大的权力,可以自己经营,也可以请经理人来帮他经营。也有很多所有者的,这种要根据出资的情况组成一个董事会,董事会决定企业的未来,企业的一切都相对透明。 等号后面的数字要大于零,企业才有发展。也可以为了未来的大数字,短期内小于零。长期小于零就有大问题了,也长久不了了。想获得好的正数,管理者就要调整前面两个数字,加大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