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量表决定绩效考核成败 在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完成后,考核量表成了贯穿绩效考核全过程的管理工具,考核量表包括考核主体、考核客体、考核周期、考核指标、指标权重、目标值、实际完成值、得分结果等内容,考核量表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绩效考核的成败,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知道,绩效考核过程由绩效计划、绩效执行与辅导、绩效考核评价和绩效结果反馈四个重要环节组成,在绩效计划阶段,必须明确考核主体、考核客体、考核指标、
绩效管理在中国企业运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绩效管理被管理专家称为企业基础管理的“圣杯”,70年代从美国引入,90年代盛行,其最为核心的效用是建立“设立目标、分解目标,落实目标、考评目标,改进和提升目标”的良性循环绩效评价提升机制。 目前,中国的绝大多数企业都在运用绩效管理这个工具,但在企业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企业绩效管理体系运行中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有: 1,将年终的人为
绩效管理中的五个经典故事 第一个故事:唐僧师徒的故事 唐僧团队是一个知名的团队,经常在讲课的时候都被作为典范来讲,但是这个团队的绩效管理似乎做得并不好。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绩效管理的故事。 话说,唐僧团队乘坐飞机去旅游,途中,飞机出现故障,需要跳伞,不巧的是,四个人只有三把降落伞,为了做到公平,师傅唐僧对各个徒弟进行了考核,考核过关就可以得到一把降落伞,考核失败,就自由落体,自己跳下去。 于是,师傅
绩效评估中的十种错误行为 绩效评估毫无乐趣可言。相反,它往往令人感到十分懊恼,因为经理人的绩效评估方式总是十分愚蠢,甚至把这一个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全都搞砸了。 第1种愚蠢行为: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绩效评估上,而不是花在绩效计划或持续不断的绩效交流上。绩效评估是一个随时都在进行的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一个基于经理人与员工之间的良好沟通的环节。所以,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预防可能影响绩效
绩效管理中的心态 绩效管理中的问题,一方面是管理者理念更新不到位、企业管理环境不适应;另一方面是员工仍旧被动地参与绩效管理过程。员工认为绩效管理是换汤不换药的“把戏”,管理者爱怎样搞就怎样搞吧。在这种情况下,绩效管理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员工是绩效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但是,从绩效管理中员工的表现来看,员工又是充满矛盾的。 从员工内心深处来讲,员工希望得到真实的工作结果的反馈,因
绩效管理十问 有人说:绩效管理难,难于上青天。而从中国企业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来看,成功地实施绩效管理的企业确实寥寥无几,甚至有些企业实施绩效管理之后还带来很多的副作用。绩效管理的中国之路并不平坦,企业开始怀疑绩效管理是否真的能适应中国国情,是否真的能为企业带来真正的绩效提升。 绩效管理真的错了吗?真的不适用于中国企业吗?那倒未必,但不可否认的是,绩效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它确实也与企业
影响绩效的关键因素——态度 能力和经验高,创造的绩效也会高。这是很多人资部门在进行招聘时遵循的规则。但如果深入研究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高能力、低绩效的例子屡见不鲜。其中,态度成为影响绩效的关键因素。 在冰山理论中将员工的素质可以分为显性和隐形两部分,其中显性部分只占据很小的比例,其中包括知识、技能等。而大部分则是隐性的、不易被察觉的能力,例如职业态度、道德、意识等等。对员工来说,真正影响绩效的
企业KPI绩效考核的难点 我们知道KPI指标,是有效反映企业成功关键要素或主要价值驱动因素变化的衡量参数,并帮助实现对公司目标的分解。那么,KPI绩效考核的难点是什么?对于以创新为主的公司,或者知识型的公司,应该如何制定KPI? 我们知道KPI指标,是有效反映企业成功关键要素或主要价值驱动因素变化的衡量参数,并帮助实现对公司目标的分解。那么,KPI绩效考核的难点是什么?对于以创新为主的公司,或者
引言 基于Kaplan等专家在理论层面的不断开拓创新与平衡计分卡实践的不断进步完善的结合,平衡计分卡已经由最初的绩效测量工具发展成为企业战略协同工具,成为全球企业战略管理工具的主流。平衡计分卡历经四个演变过程: 1.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时代。1992年《哈佛商业评论》刊登的《平衡计分卡:测量绩效驱动因素的新方法》一文中指出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无法评估企业前瞻性的投资,须改用将组织的远景转变为一组由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国家经济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已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绩效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为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所认同,但由于种种原因,绩效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解决,绩效计划不全面、绩效实施不到位、绩效评价不科学、绩效总结不主动,缺乏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