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家化,所有部门员工的表现都通过一张“OG”表反映出来,企业战略与员工业绩的好坏及完成情况息息相关。 过去的一年里,上海家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家化)宣称要成为一家创意型的公司。于是,2008年元旦过后,公司的“格子间”被全部拆除,1000余名员工搬进了一个全新的办公空间,内有3个大酒吧、一个创意中心,连食堂都换上了液晶大屏幕——连续播放各种有创意的影像资料。 “首先要从客观上解放大家的
在绩效管理中,经理和员工从绩效目标的设定开始,一直到最后的绩效考评,都要保持持续不断的沟通,惟有如此,绩效管理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落实。 现在所采用的绩效考评模式,大都忽略了沟通,有的企业甚至根本就没有沟通,只是绩效考评在人力资源部和直线经理之间的流转,至于自己是怎样被评价的,评价的结果如何,员工根本不知道,企业也没有促使直线经理对员工进行绩效反馈,这也给了直线经理一个任意考评的借口,反正也没人追究
你有“星期一综合症”吗?星期一,告别周末的惬意和慵懒,拖着沉重的脚步进公司,面对电脑发呆,没精打采……你是否也会意兴阑珊不在工作状态。一项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五大城市3000名白领的调查显示,约有80%的受访者有不同程度的“星期一综合症”症状,特别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八成上班族有蓝色星期一症状 通过调查,69.7%的被调查者每周一开始工作就迫不及待想下班。引起这一心理病症的原因
随着绩效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我国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平衡计分卡思想的普及和深入人心,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绩效管理向战略的落地和人的提升靠近。 由于企业引进平衡计分卡,人们在看待绩效管理的时候,不再仅仅从员工个人绩效出发,不再简单地考核能力、态度、劳动纪律、员工出勤等边缘项目,而是上升到组织业绩提升层面,把绩效管理和公司战略以及企业运营更好地结合起来,把
德鲁克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指出,每个企业都必须要有一个核心优势,那就是“创新”。更进一步,德鲁克建议所有企业都要设计出:一套能够记录和评估创新绩效的方法。把创新和绩效紧密联系在一起,显示出德鲁克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 关于创新的争论,已经冷冷热热好几个轮回了。最常见、也是最省力的,就是闭着眼睛赞美创新。反正新比旧好,创新代表着年轻和进步,守旧意味着衰老和落后。现实世界中,因守旧而失败、因创新
战略绩效管理系统不但包括战略KPI指标的设计,而且包括这些指标是如何运行的。我在从事咨询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很多公司在设计战略绩效体系的时候,非常重视战略KPI指标的设计与计划,却忽略了运行系统。实际上,运行系统能否得到落实执行是战略落地的重要保证。 战略绩效管理运作内容 战略绩效管理运作流程图 战略绩效管理运作内容主要包括五个环节,分别是: 一、明确公司战略,通过绘制战略地图、业务流程优化、部门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差不多已实行两年半了。可这一改革本身的“绩效”如何呢?正如业内人士认为的,并没有从根本上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人们在事业单位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工作质量,与工资水平之间并没有直接挂钩。在笔者看来,以下制约因素,或许是其中的关键和要害所在。 其一,“绩效工资”中的事业“绩效”究竟指的是什么,缺乏契合事业本性的明确界定。老实说,许多事业单位并非没有“绩效”。比如,中小学的“升学率”、“择
场景一: 员工A:这次考核又是C得了最高分。员工B:谁叫C跟咱领导关系好呢?员工A:明明我的工作比C做的更出色,考核的分数却没有C高员工B:没办法了,公司的考核本身就有点问题了。一点也不客观公平,都是领导拍脑袋决定的,还不是关系好的分数得的高一些。 场景二: 员工A:我发现我们部门的员工干活那么辛苦,得的分数却很低,拿的奖金也很少,而C部门的员工干活少,而且从不加班,员工也不是那么敬业,还出了几次
说到绩效考核,自然就会说到由谁来考核。我历来主张员工本人参与,直接主管评定,可以量化的数据由信息部门或统计部门提供。正如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评定出来的一样,工作绩效也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评定出来的。我们与其花太多时间去评定已经完成的工作,还不如节省时间多做点本职工作来得更加实在。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基于我的员工观和管理观。我认为员工大多数是自觉的,也是可以信赖的。首先,我们要相信员工是可以独自
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APQC)的研究表明,企业每一次绩效测评能取得成功,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获得了全体员工的高度认可。企业在开展流程绩效测评之前有必要让员工理解,绩效测评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还会对公司的业务产生积极影响。 让员工尽早参与测评,是使其深入认识的关键所在,这是让绩效测评保持针对性的不二法门。这样员工才能清楚哪些环节会直接影响业绩。 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那些真正关注过纵横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