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礼,范志礼讲师,范志礼联系方式,范志礼培训师-【讲师网】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
四、明、清思想家、哲学家 王艮(gèn)(1483~1541)明代哲学家,泰州学派的创立者。泰州学派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观点,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天德良知也”。王艮在讲学别出心裁,按《礼经》制着深衣、戴五常冠,“行则规园方矩,坐则焚香默识”,他一生布衣,拒绝入仕,并直指统治者:“使仆父子安乐于治下,仍与二三子讲明此学,所谓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故被斥为“异
查看详情》 浏览(11932
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王守仁 王守仁()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并以此作为讲学的宗旨。
查看详情》 浏览(11905
打通儒释道壁垒的思想家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明代人。学术上宗张载“气一元”论,认为“天地未生,只有元气。元气具,则造化人物之道理即此而在。故元气之上,无物、无道、无理”(《雅述》上)。否定佛道两家“有”生于“空”和“无”的说法,反对程朱学派“理在气先”的观点。
查看详情》 浏览(11916
李觏 李觏是北宋一位重要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著书立说,大胆创新,在哲学上持“气”一元论观点,认为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认识论上,承认主观来自客观,因此,成为宋代哲学唯物主义学派的先导,在我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查看详情》 浏览(11900
朱熹 朱熹(1130-1200),子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南宋人。 朱熹的学术思想继承合发展了二程(程灏、程颐)的思想,被后世称为朱程理学。 在知行问题上,提出“知先行后”,认为明白义理才能有所作为。明白义理是有所作为的必要条件。
查看详情》 浏览(11918
中国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 二程为嫡亲兄弟,河南洛阳人。程颢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生于宋仁宗明道元年,卒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官至监察御史里行。程颐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宋徽宗大观元年。曾任国子监教授和崇政殿说书等职。二人都曾就学于周敦颐,并同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
查看详情》 浏览(11884
周敦颐(1017-1073),子茂叔,北宋人。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创始人,其思想被后代的程颐所发扬。 在道德修养上,提出了“主静”的主张。在学术思想上,“援道入儒”,发挥了《中庸》的天人合一思想。对无极-太极进行了系统阐述,其学说成为概括阐述宇宙物质论的里程碑。 。。。。。。
查看详情》 浏览(12045
三、宋代思想家、哲学家 王安石 王安石北宋人,提出“天变不足畏”,“尚变者,天道也”,用“新故相除”的进化观点驳斥了守旧派的“道不可变”的形而上学论调。同时又公然提出“祖宗不足法”,认为“祖宗之法,未必尽善,可革则革,不足循守”(《司马温公传家集.学士院试李清臣等策目》)。在变法过程中,他更设置专局,使子芳及门人修撰《诗》《书》《周官》三经新义,对新政从理论上加以解释与阐发,并通过政府力量作为学校
查看详情》 浏览(11922
唐朝思想家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山无极人,(一说彭城人,洛阳),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晚年住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 作为文学家的刘禹锡的文学成就在
查看详情》 浏览(11918
二、唐代思想家、哲学家 吕才,唐朝人,在哲学方面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思想,是历史上又一探讨世界本原并有较高建树的哲学家,他的探讨把世界本原物质与运行规律的关系以及运动动力的根源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其主要观点有4:一、“极微”是世界本原。“极微”即物质实在。他认为,有行的万物都是产生于无形的元气;
查看详情》 浏览(11968
1...4243444546...下一页共 91 页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39143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