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生产的产品都不错,但是,这些企业认为只要自己的产品好,到了市场之后就没有问题了,就放松了对市场的营销努力。有的时候,他们看到别人的产品卖得比他的好会很生气,他认为,别人的产品从品质上、款式上以及设计结构上,都不如他的产品,反而卖得比他们的更好,就会有一种不服气的感觉。 我遇到一些个别企业的老板,聊天时他们说到:我的产品真的很好。比×××的要好得多,但就是没有他的卖得好。从这一点可以看
选择国产汽车的人群中,很多一部分消费者是为了满足需要,那么价格就成为消费者购买时衡量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在同类配置中价格占很大的因素。 其实,这样的价格选择就没有形成一种品牌。 价格因素形成之后就要比较,不管是进口的,还是合资的,还是自主品牌的。 所以,现在国产品牌的竞争不是在品牌上的竞争,而是在产品上的竞争。 国产的品牌首先要建立产品,有了产品才能有品牌。这是一个过程。但是,在产品的管理和细
对话“4P并不代表营销”《新营销》:现在中国企业都在打造品牌,绝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但是,什么是品牌?或者说怎样形成品牌?品牌和营销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刘永炬:品牌是产品累加出来的一个价值,没有产品就不可能有品牌。品牌是在产品身上累加出来的价值。当然,品牌还有别的一些东西,比如品牌的符号、品牌的包装,比如品牌的名字就是品牌的符号,而其视觉表现则是它给消费者留下的外表印象。所以说,
《刘永炬品牌问对》,透过迷雾见真章,直指根源说品牌。由《品牌对话》与刘永炬老师以问对的形式,抛砖引玉,为企业的品牌建设建言建策,并释疑、解惑、求证品牌方面的困惑,希翼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有所启发和帮助。 中国白酒市场的历史演变 白酒业在营销上有很大的误区,造成了我们现在市场的的现况。我们先从白酒市场的历史谈起。在60年代,我们小时候家长喝的酒,基本是散装的,也有瓶装的,那个时候我们也就觉得酒就
营销人千万不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只能做消费者需要的,只有艺术家才自己欣赏自己。任何一种营销形式都属于市场营销,而市场营销最终的结果不是简单地贩卖产品,从营销行为上讲,市场对你的好感是综合的。不要简单地认为你给消费者一块糖,他就会听你的,我们不能把出在的消费者当成3岁的小孩。所谓把营销切割只是利用某一个优点,短期获取感情的急功近利行为,这种行为在90年代曾经让很多中国企业付出过惨重的代价。我们把营
本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试办广告专业的教材。本书共十章,按照实际广告运作的程序步骤和方式方法来建构理论体系,精选了近80个中外广告案例,并充分挖掘这些案例的个性和共性的东西。本书在每章里都特别强调了实战中的广告操作要义,在具体分析某个案例时,都有对该广告时间性、产品性、地域性、竞争性以及目标受众的分析和评价,用以说明广告与市场的对接是否准确、其操作的方法和步骤是否正确、全程广告运作的成败得失等。总之
中国本土市场实战营销方面难得的畅销佳作,内容丰富、视角多样、语言通俗、案例丰富、行文流畅,并对中国企业在营销运作过程中的潜规则、营销策略的关键点、营销竞争的关键点、营销竞争中的重要观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点评,为正处在营销乱局中独自摸索的中国营销人拨开迷雾,使其对市场营销产生犹如醍醐灌顶般的深刻感悟。更为可喜的是,被称为“中国营销之父”、“实战营销泰斗”、“大陆实战营销导师”的刘永炬老师在本书中道
中国汽车市场走向成熟差不多还需要十年时间。汽车品牌竞争激烈,所以国产品牌的发展还是有空间的。如果我们的汽车产品性能和国外品牌一致,品牌上绝对有很大的空间。现在正因为我们在技术上有技不如人的地方,所以塑造品牌的时候才会畏首畏尾。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需要更多地去学习外国的技术,至于打造自主品牌可以稍后再谈,或者说当前并不是我们打造自主品牌的最佳时间,这些人对于品牌本身理解得太狭隘了。第一,因为品牌是一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逐步深入,政府对本国汽车工业的保护将大幅度减少,市场越来越开放,同时刚刚起步的国内汽车工业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行业,国产汽车工业何去何从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的自主品牌也成了众矢之的,备受关注。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北京吉普与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合资,国内的汽车合资厂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于是出现了南北大众、广州本田、东风雪铁龙等合资公
我们可以看到,鞋业市场风云变幻,每年都有跌落下去的企业,也都有风光无限的企业,但也只是风光一时,明年也许就找不着了。这就是常说的“各领风骚一两年”。最近几年,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我亲眼看到太多的企业就这样垮掉了。现在,经常有客户托人来找我,请我为他们指点指点,以帮助他们脱离“泥淖”。老实说,我很无奈。他们有钱的时候就去找别人做广告,做创意,快到不行的时候才明白要系统地做营销,做品牌。很多人都说,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