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换位思考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但其实真正做到的少的可怜。“我是真的在为你着想,你怎么就是不明白呢?”“虽然口口声声在说是为我们好,可你从来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我们的问题,从来就不能真正理解我们。”这种现象比比皆是,这都是假“换位思考”的表现。现实中,光心态上有“换位思考”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对方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彼此在信息上的关注点依然没有变,即使“站”到对方的角度上看问题,其结论依然还是更倾向于
本源信息在市场营销中同样有巨大价值,应用之一便是火柴头效应。假如,在我们面前有一根火柴,一些白纸,一堆木材。如果要用太阳光来点燃这些东西,我们会发现,不管太阳有多毒,晒多久,都很难将它们点燃。现在,我们换一种做法,利用一个放大镜,将身边有限的阳光聚焦起来,对准火柴头,不一会,阳光就能点燃火柴头。接着,我们就可以用这根火柴点燃白纸,又用白纸点燃木材,甚至点燃一栋庞大的废弃建筑,又或是一片广阔的废弃草
谈判中,不同的关注点对双方的有利程度是不一样的,当关注点对我方更有利时,我方就处于上风。如此一来,谈判中一系列的关注点串起来,就很好的展示出整个谈判的局势变化过程。所以,在谈判中,把握甚至抢夺关注点,从而,将谈判引向对己方更有利的方向,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把控住整个谈判的局势呢?【故事案例】2-1. 美国汽车业“三驾马车”之一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拥有近70亿美元的资金,是美国第十大制造企业
在沟通中,用“信息决定意识”看透各种问题,对我们管理有意义,但仅此还不够,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才能真正赢得沟通,赢得客户,赢得市场,也就是要深入的探讨如何才能更好的引导对方的意识倾向。我们先来看个案例:【故事案例】2-1. 一艘军舰航行在大雾弥漫的海面上,水手发现前方有灯光迎来,立即向舰长报告:“报告舰长,不远的地方有艘船正驶向我们,若再不改航向,就要撞上了!”舰长命令,给对方发信号:“把你
有时候,能力的提升也会带来脾气的生长,让部分员工产生负向的心态,这样对于员工和公司都是不利的。面对这种员工我们该怎么办呢?直接教导不光“听不懂”,很可能还会引起反感,造成其“忠诚度”降低。而借用一些事件去引导他们自己领悟,或许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故事案例】2-1. 一天,经营超市的李总遇上了员工小张的质问,一开始他并没有急于做出反应,而是仔细的听小张的抱怨,搞清楚问题的原因。原来公司里小张还有个大
打造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几乎是每个管理者的梦想,但现实中却很难实现。这里,对于管理者而言,首先要把握的是我们自身的心态——我们最好学会引导员工提升,而不是简单的教导。现实中,我们苦口婆心的教导员工,可一次次的失望让我们慢慢失去了耐心,丧失了信心。于是,我们不再教导,改为教训,甚至生气的告诉员工,“就按我说的做,别问为什么,说了你也领悟不了。”长此以往,便开始了恶性循环。培养员工真的就变得如此“无解”
不过,这里有一点是需要特别强调的,与员工沟通,尤其是员工主动过来的沟通,我们不一定非得改变员工意识倾向,甚至可以被员工改变,因为及时获取到企业经营的真实信息,比单纯的说服员工更有价值。比如,案例2-1还可能是这样的情景:【故事案例】2-1. 秦锐直入主题:“王总,我认为公司体制应该变革了,主要的问题在于职责界定不清;雇员的自主权力太小致使员工觉得公司对他们缺乏信任;员工薪酬结构和水平的制定随意性较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面对这类沟通呢?首先,要认识到一种常见的定向思维错误——讲道理。案例中,王总与秦锐沟通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双方的道理,而且只是在讲道理。要知道一句“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是不足以说服秦锐的。再加上一句拱火式的“希望你不要太书生气”,秦锐的离职就完全可以理解了。现在,我们来体会一句话:讲道理仅仅是在画圈圈,解决不了沟通的问题。要真正体会这句话,我们先来看看,什么叫不讲道
沟通究竟是为什么?这个问题看上去太简单——达成一致。这是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也是许多沟通书籍和培训所给出的答案。虽然这个答案显得正确,但仅仅理解到这个程度,对我们的管理没有实际意义。要进一步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思考一下,沟通的原因是什么?这一点比较容易:因为双方对同一件事情产生了不同的意识倾向,所以要沟通。如果沟通的目的就是为了达成一致,也就是统一意识倾向,那么,这个最终统一的意识倾向究竟是哪
前面的实验、案例和故事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了信息对意识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对其的应用,不过,在这里我略有担心,因为到现在我们所涉及到的体验,似乎都是某一条或几条信息对个人或集体意识的引导和调整,好像对信息决定意识的应用就是要去挖掘各种各样神奇的信息来一击中的,马上产生效应,而事实上,这仅仅是其中的一种应用方式。在现实中,还有大量的问题是因为某些信息长期持久的作用而形成的,同时,也有大量的应用采用的是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