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征,王征讲师,王征联系方式,王征培训师-【讲师网】
财务实战解决方案 - 从专业智慧到落地技术
2018-03-18 2255

财务培训的常见误区

      教育和培训,是将理念、知识和技能植入学员意识的过程,是个人、家国乃至天下都不能输的事,其影响比食品安全、守序交通更加深远,必须警惕误区。


一 过多娱乐性

      快节奏、竞争性时代,压力之下的我们都迫切需要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智慧。培训是达成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但部分学员期待的是通过培训获得身心的放松。事实上,户外运动、曲艺欣赏、亲朋聚会才是放松身心的更好选择。充斥于课堂的娱乐八卦,恐怕是对缺乏实质性干货的掩饰。历经一堂大脑极度放松的课堂,回去面对实战中错综复杂的问题时仍然束手无策。

      也许一直以来,社会对于“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呼声有些过头了。人们在娱乐中也许会有所感悟,但研习之乐从来就不是娱乐之“乐”。在郎朗的钢琴演奏和刘谦的近景魔术娱乐万千大众的背后,是他们年复一年毫无娱乐性的坚韧磨练。财务人只有通过专业化的培训及后续的钻研、思考和实践,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二 把“鱼”误当“渔”

      我们接触到的和需要掌握的信息大致可以分为理论、技能和资讯。资讯获取所需要的是载体和渠道,并非教育和培训。参加以资讯更新和基础操作(诸如发票开具、纳税申报等)为内容的培训,捡到的是浅滩上“肉鱼”,甚至是餐桌上的熟鱼,这无疑是在弱化识别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加理论、技能为内容的培训,得到的才是生存于江河湖海中“渔”术。


三 内容碎片化

       部分培训产品正沿着商业目的走向“碎片化”。有人说碎片化是当今的时代特征,这对于学习时间而言也许有部分道理。但是,培训内容的碎片化却是财务培训的极大误区,万不能接受。

       培训内容的碎片化无助于形成框架体系,即使掌握了那些细小零碎的片段,实战能力也将大打折扣,更无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自学习能力也将因没有知识结构的导航而得到极大削弱。在知识量暴涨的时代,最重要的是知道相关领域存在哪些知识技能,并在需要的时候怎样找到经典之源加以学习,而不是躁动地乱飞乱撞。                          

四 标题的失当

       出于营销造势和吸引关注的需要,一些财务课程的设立仅仅基于对极少数渴望学习的初级学员的非正式、浅表性询问,而不是基于经典精髓的体系结构。有的课程的设立甚至只是为了能够和某些时尚的名词产生关联,至于课程标题是否和内容相称则少人问津。这里仅举两个例子。

       “财务分析”是较为常见的课程,但分析是一种手段,它遍布在整个财务实践的所有细分职能中。而且,这些细分职能所面对的实战问题各不相同,其分析技术也因问题而异,除了分门别类地逐一研习,别无他法。所以,“财务分析”不可能是一门单独的课程。总账需要进行资产减值准备的评估分析,信用控制需要进行账龄分析和客户信用评估,生产成本需要进行成本差异分析,项目投资需要完成投资收益分析等等。个别“财务分析”课程甚至只是讲授财务报表的比率计算和解读,问题在于,无论是企业内部营运业绩的管控,还是企业资本运作下的并购和剥离,报表比率计算和解读只是热身,对最终决策的帮助是非常有限的!实在是难负“财务分析”之重。

        相比“财务分析”,“精益财务”则更显唐突。“精益”意为没有浪费,而寻求投入产出效比的最大化,这本来就是财务乃至管理的根本使命,真不知道冠以“精益”之后的财务能够呈现出怎样的新面貌。


       经过体系化的经典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和学习才能让你我在职场迈开大步,翻越森林穿越海洋;在企业整体场景中执掌财务,在业务运营实战中施展作为!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39143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