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礼,范志礼讲师,范志礼联系方式,范志礼培训师-【讲师网】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
二、思维哲学 董仲舒直接谈思维的言论不多,但他认为人受命于天,天是宇宙的代名词,人是思维的主导,所以,他的思维哲学也是天人哲学,也即天人感应哲学。对此,现代人应怎样理解?天人感应,董仲舒是总结了几百年历史天文现象、人事现象得出有关结论的。这种现象,令人可畏,引人深思。这里边虽有偶然因素,但从时空人事的独一无二的天局来看,还是值得引起注意的,值得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探明原因的,使之从神秘走向科学。
查看详情》 浏览(11767
董仲舒的哲学体系 董仲舒的学说体系是十分严谨的有关人类进步的学问,他以坚定的唯物主义信念始终把人类和自然界密切结合,从而为人类筑建起了一座屹立千古的哲学大厦。 一 、宇宙哲学 董仲舒通过融会贯通,创立了宇宙发生论哲学 ,这是董仲舒整个哲学大厦的基础。董仲舒认为,宇宙由十种成分组成:天(地球外的自然界)、地、阴、阳,五行的木、火、土、金、水,最后是人(《春秋繁露?天地阴阳》)。这就把他的世界观建立
查看详情》 浏览(11752
六、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 对策——个杰出人才的崛起春秋 从儒家继承情况看,到汉代,董仲舒成为当时的显赫人物。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应诏上表。他的上表直接推动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国策的制定。现在,一些学者可能还不能理解为什么历史上会出现这样一个阶段,好像这不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新时代的高度,是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产物,在当时
查看详情》 浏览(11750
荀子与孟子的思想分歧 前面已经谈到,荀子的思想和思孟学派各有不同,甚至大相径庭,原因是什么呢? 冯友兰说:“ 儒家之中,荀子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得过分简单化了。孟子有左也有右:左就左在强调个人自由;右就右在重视超道德的价值,因而接近宗教。 荀子有右也有左:右就右在强调社会控制;左就左在发挥了自然主义,因而直接反对任
查看详情》 浏览(11927
天人哲学 荀子在其宇宙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天人相分”的天人观点。 天、天命、天道的问题一直是先秦时期各家关切的问题。殷商西周时期,“天”、“天命”是被作为人格神看待的,这是人类进化需要使然,也是自然玉人过程的必然,是人类思维意识的早期成果。到了孔子,人格神色彩被淡化,孔子主要借亲亲之情论仁德,而视天命为一种盲目的主宰力。孔子之后,其弟子和后学力图使“仁德”“心性”“天命”得以贯通,这一方面是要使
查看详情》 浏览(11763
哲学体系 宇宙哲学 在自然宇宙观方面,荀子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应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繁荣发展(一是信仰,一是肯定;一是迷信,意识不可转移。二者都在顺应)。其宇宙哲学的重点,一是天道自然的思想 ,二是“天行有常”的思想。他力求把人们从当时迷信天、天道、天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客观地阐述了天道、天行的情况,但却由此割断了天人之间的联系。 首先,荀子通过《天论》一文扯
查看详情》 浏览(11763
五、“性恶论”的集大成者荀子 ??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汉族,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荀子曾入秦,称秦
查看详情》 浏览(11768
冯友兰在论儒墨的根本分歧时存在的问题 冯友兰在一书中对儒墨的根本分歧作了分析:孟子以“距杨墨”为己任,他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墨子·膝文公下》)很明显,杨朱的学说是反对仁义的,因为仁义的本质是利他,而杨朱的原则是利己。但是墨子的兼爱,目的也是利他,在利他这方面他甚至比儒家的调子更高。那么,孟子在他的批判中,为什么把墨子
查看详情》 浏览(11748
孟子的“浩然之气”不具神秘主义 冯友兰曾谈到孟子的浩然之气,谈得比较透彻,使人大受启发,但他说它带有神秘主义 ,是不妥的。 原文—— 照孟子和儒家中孟子这一派讲来,宇宙在实质上是道德的宇宙。人的道德原则也就是宇宙的形上学原则,人性就是这些原则的例证。孟子及其学派讲到天的时候,指的就是这个道德的宇宙。理解了这个道德的宇宙。就是孟子所说的“知天”。一个人如果能知天,他就不仅是社会的公民,而且是宇宙的
查看详情》 浏览(11851
社会哲学 “仁义”是孟子的道德伦理的核心思想,与其相适应的仁政是孟子的政治主张,也是其社会哲学的核心内容,它与孔子的德政一脉相承。当然,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筑在封建等级社会的基础之上的,是时代的产物。但是,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和家与家的战争则是建设美好人类永恒的话题。 仁是一个古老的政治思想范畴。《说文》解释仁字:“仁亲也。从人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含义也不
查看详情》 浏览(11787
1...3839404142...下一页共 91 页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39143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