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启发,孔子在《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宋代教育家朱熹对这段话做了精辟的解释:“愤”即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即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可见启发就是让学员有求知要求和想说的欲望,启发的要害就是“求”和“欲”,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变学员被动听讲为主动思维。要做到启发教学,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传道”要引人入胜。教师“传道”
(1)解释式。又称说明、翻译式。通过讲解将未知与已知联系起来。根据讲解内容的不同,解释又可分为:①意义解释;②结构、程度说明;③翻译性的解释;④附加说明。解释、说明性讲解,一般适用于初级的、具体的、事实的知识。对于高级的、抽象的、复杂的知识,单用解释方法难以收到好的效果。解释是经常、普遍运用的一种讲解方式。(2)描述式。又称叙述、记述式。描述的对象是人,事和物;描述的内容是人、事、物的发生、发展、
备课是一种有序的系列思想活动,它包含许多环节,每个环节又有许多特定要求。为了使备课思路清晰,思考周密,提高备课质量,需要有一个详细完整的思维纲目。同时,教师为了尽快地进入角色,使课讲得更加精彩,也必须理解备课思维纲目。(1)钻研教材,解决“教什么”的问题。(2)了解学员,为设计教法提供依据。(3)设计教法,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言不行,行不远”。做过几年教师的人都深有体会。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功夫,是教师教学的生命力。(1)要有中“中”是“正确”、“准确”、“科学”的意思。言要有中,一是必须准确反映科学概念、定义和定理;二是指必须遵循思维和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三是强调标准化和规范化。(2)要及义“义”指“思想性”和“教育性”。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员全面发展。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有很强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3)要优美美的
(1)要精确“精”是少而有分量,“确”是恰切地表达内容。“精”决不意味着过分的浓缩,把语言弄得很深难。讲课的语言应在学员能接受的情况下做到“精”。对学员已知的东西,一言以概括之,恰切简胆;对学员不懂而又必须掌握的东西,就要讲得细致深刻。(2)要明白易懂讲课的语言既要有书面语言的精确,又要有口头语言的明白易懂,顺口悦耳,便于说、听和记笔记,这应是讲课语言的风格。教师备课必须考虑语言是否明白易懂,考虑
优美动听的声音必须讲究声调的调节。这就要求教师做到;首先,音量、音速要高低相同、错落有致,一般以全班学员都能清晰入耳为准;其次,要选择“变换型”语调。虽然教师讲课的语调千差万别,但可归纳为高亢、抑制、平缓、变换型四种。据研究,变换型语调对学员学习效果最好,它可根据教学内容使语调千变万化,有起伏、有波澜;再次,声调要亲切、矛和、富有音韵感。课堂教学语调控制除了要求教师讲话的音量强度适当、语音清晰外,
特级教师徐振维说:“我上课追求清晰。”“清晰的语言养成学员清晰的思维。”清者,洁也。课堂教学要语音清晰,首先要讲授内容精当。这里强调指出,讲授语音清晰和那些“逐字逐句”、“粒粒数来”、“正儿八经”、严正一律的语调弊病有严格区别。句子“除了注意文字意义外,还要注意声音的音节。这就发挥了语言的音韵之美。”写文章有逗、句号,停顿的时间逗号短一些,句号长一些,这种停顿,叫做句法上的停顿。讲话当然不可能像写
教学幽默语言在教学过程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按照其表达方式来分,可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语言幽默:二是体语幽默。三是辅助幽默。指教学辅助手段的幽默因素。四是整体幽默。即幽默成为一个教师教学中经常出现的较稳定的手段,并进而形成自己一贯的以幽默为基调的教学特点,即可称为整体幽默教学风格。教学幽默可以是都是一个机敏的眼神、一个恰到好处的手势、一句风趣的话语。结构复杂一些的教学幽默包括制造悬念、首意渲染、出现
(一)教学语言的自控性操作(二)教学语言的个性化操作(三)教学语言的规范性操作(四)教学语言的通俗性操作(五)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操作(六)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操作(七)教学语言的情感性操作(八)教学语言的直观性操作(九)教学语言的针对性操作(十)教学语言的审美性操作(十一)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操作
以促其规范化,进而达到纯化、优化、美化的境界。一戒病——念错字,生造字词,文理不通。二戒俗——低级趣味,挖苦讥笑,街谈巷议,猥碎亵语、婆婆妈妈。三戒蛮——居师自恃,语气咄咄逼人,强辞夺理耍威风,令人听而生畏。四戒游——离题万里,漫无边际,言无余、语无旨,令人茫然。五戒吹——自吹自擂,大言不惭,虚张声势。六戒玄——故弄玄虚,不看对象,吊书袋,卖关子,故作艰涩,满口术语,玄乎其玄。七戒废——长篇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