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需要“三加工”模式——彻底治理核心员工流失文/李见明—、人才流失现象DDI对2006~2007年中国的主要大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包括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柯达、SAP、格雷斯中国有限公司等企业,在过去12~18个月内人才流失增加了38%。其中73%的雇员是从前一份工作辞职过来的,24%的雇员已经有过3份或更多的工作,22%有可能在加入的次年离职。这些企业都难以期望新聘员工长期留任。他们
高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这样炼成的—清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实践文/李见明一、清溢公司背景介绍 清溢精密光电(深圳)有限公司隶属美维集团(外资),是美维集团1997年8月投资创建,是中国大陆成立最早、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专业制作高精度掩膜版的高新技术企业。清溢和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引进“零缺陷”管理理念和“卓越绩效模式”,并把它运用到清溢精密光电(深圳)有
如何快速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暨创奖文/李见明 笔者(李见明)从2005年开始接触卓越绩效模式,从2007年开始深入研究卓越绩效模式在企业如何导入并提供咨询服务,多年的实践和研究过程中,对卓越绩效模式有自己独特的心得,并成为深圳市市长质量奖评审专家、广东省政府质量奖评审专家。在这之前主要是从事企业管理专项咨询,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管理、零缺陷管理、精益管理咨询等。现在算来已有5个年头,在这期间,把卓
最有效的中高层实战培训 ——项目式现场评审模拟演练文/李见明 对一个企业而言,令企业老板最烦恼的、影响公司的系统效率和员工的积极性的主要是存在两种情况:一是高层的三个不知道:高层领导不知道中层在干什么、不知道中层是不是贯彻了公司的发展战略、不知道中层是不是了解公司未来是个什么样的;二是中层的三个不知道:中层不知道公司高层在想什么、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与公司的战略是一种什么关系、不知道整天忙忙碌碌到底
企业管理最头痛的十大问题 文/李见明接待了由广东省质量协会二次组织的会员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约350人次、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高级总裁班约45人次和MBA班的学员约50人次、哈工大深圳研究院生产运营高级研修班约50人次、深圳海洋王管理学院MBA班学员约13人次以及多家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参观考察,令这些企业管理的精英们谈的最多、感到最困惑和最头痛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十个问题,这十个问题在交流时结合清
带动执行力的一次做对训练 文/李见明2012年8月,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高级培训师李见明老师为某电源公司生产一线操作员工做《带动执行力的一次做对训练》的培训,李见明老师通过现场演示体验加点评导入该课程。 一次做对最早起源于世界质量管理大师克劳士比《零缺陷管理》的四个原则(明确需求、科学衡量、一次做对、持续改进)之一,零缺陷管理的核心思想是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也就是达成一次做对。这个核心思想
培训充电,你作好了规划吗? 文/李见明 伴随着职场竞争的压力,很多职业人越来越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不足,充电似乎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根据职业顾问调研中心职业竞争力的调查显示:高达46%的职业人在充电后并没有能够得到实际效用。职业人需要认清自己的问题:是自己的职业气质与从事的职业不匹配导致力不从心,还是自身知识结构不足所致充电就可以解决自己的困境呢?职业顾问案例1: Jackson某名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
关注一线员工的职业规划,就是关心公司的利润和前途文/李见明 企业要生存和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能获得持续的利润,那么,企业的利润源泉在哪里?是谁创造的?如果在珠三角点子、胆子时期,民工潮、廉价劳动力、一工难求时代,说是由一线员工创造的,肯定会遭到很多老板和管理者的嘲笑。在有些企业老板看来,他们给了民工们工作的机会,让民工们能赚到钱,哪怕是在旺季就招人,淡季就裁人,还要过度加班加点、环境恶劣的情况下,都
李见明老师受邀做《班组长一次做对专项训练》专题培训 文/李见明 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高级培训师、精益一次做对系统导入专家李见明老师受邀为某科技公司做为期2天的《班组长一次做对训练营》专题内训,得到各位受训的班组长及公司生产经理、生产副总及培训部的充分认可,反映效果良好。正如某科技公司培训发展部经理表示:“过段时间还有些培训需求,希望再次能请到李见明老师来授课。”
精细化管理内涵的再认识和理论渊源 作者:李见明一、国内专家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从网络上搜集的资料和出版的图书来看,对精细化管理的定义,目前是各路诸侯纷呈,人见仁,智见智,没有统一的认识。目前国内对精细化管理认识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1、精细化管理是管理者用来调整产品、服务和运营过程的技术方法。 它以专业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把服务者的焦点聚集到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