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我们用教练、建议、咨询、引导还是辅导的方式,我们工作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相信人类的潜能。“激发最佳表现”或是“你蕴含着巨大的潜力”这样的表达暗示着人有更多的能量可以得到释放。而管理者或教练要清晰地认知并相信这一点,才能帮助人们展现出来。教练必须从潜能的角度看待客户的无限可能性,而不是现有的绩效表现。然而多数绩效考评体系都以现有绩效为主要依据,存在严重的缺陷。无论是在自己眼中还是在管
导师辅导这个词源于希腊神话,据说当奥德修斯被派到特洛伊的时候,他将家和儿子特勒马库斯的教育委托给自己的朋友门特。“告诉他所有你知道的”。奥德修斯说,在无意间为导师关系下了定义。 迈克•斯皮克兰是著名的无坚不摧的赛艇双人选手安迪•霍姆斯和史蒂夫•雷德格雷夫的教练和导师。“我遇到了瓶颈,在技术方面我已经全力相授。”斯皮克兰多年前在他参加的绩效教练课程上说,“然而这
高威准确地指出了教练的本质。教练将人们的潜能释放出来,帮助他们达到最佳状态。重点是帮助人们学习而不是给他们授课。毕竟,你是如何学会走路的,你的妈妈教过你吗?我们都有内心的、自然的学习能力,实际上它会被后天的指导所破坏。 这并不是最新的观点:早在两千年前,苏格拉底就提出过相同的概念,但是他的这一理念光芒却在过去两个世纪的物质还原论中被湮没。时光流转,苏格拉底曾经提到关于教练的理念今天又应用到了现实
与培训任何新的技能、态度、风格和信念一样,形成自己的教练风格需要承诺、实践、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艰苦练习才能够运用自如、实现最大化的产出。有些人学起来会轻松一些。如果你已经形成自己的教练风格,我希望本书能够帮助你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或者给你凭直觉行事提供一套完整的理念依据。如果你过去不熟悉教练,我希望本书能够帮助你建立新的思考方式,更加有效地进行管理,思考绩效和人员,并为你提供一些开始教练实践的指
近几年,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者和培训专家醉心于教练技术(coaching,商业教练和人生教练),他们每年花费相当一部分时间来学习、练习、交流和切磋,以期不断提升自己的觉察力、责任感和自信心,改善思维与行为,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领导能力,成为高绩效和幸福的人。这种不断追寻和提升“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业走天下”境界与能力的努力正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个高级阶段的必然选择。 说起教练,大家立刻会
教练技术模式根据“人”的字形,将人分为相应的三端,顶端用英文“why”(因何)来表示,也就是“要到哪里去”、“为什么会这样”,探究现象背后的意义和行为依据的动机以及人生的目标;右端是“how”(为何),“怎么样”的意思,表示人们采取的态度,或者做事情的出发点;左端是“what”(用何),究竟该怎么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工具?如果把“why”定位为人生的目标,那么“how”是该有什么样的心态,“w
东方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被誉为“中国摩方”的汉字则是东方文化的血脉载体。时代的发展,历史的痕迹,包含在汉字的演化进程中;智慧的沉淀,历史的继承,都可以从汉字中找到踪迹。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因,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其光芒照耀着人类,同时也证明着人类。 “人”字的起源和演进也蕴含着文化的传承和智慧的光辉。最早的“人”字,是出现于公元前1400年商代的甲骨文。东流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记载道:“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对事不对人。这个说法要表达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我们关心的是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我们只关注问题,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所提到的观点和意见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问题本身。 表面看起来,这的确是很好的解决方法,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不会因为问题的处理而伤了和气。所以,在一些公司讨论问题或者提出建议的会议之中,“对事不对人”是比较流行的开场白。 “对事不对
当心理资本遇到教练式管理时,希望、乐观、自信、韧性、创造力、智慧……这些美好的内容不仅有了落地的根基,还有了一些实际的提升之道。两者都致力于发掘人的内在资源——情感、认知和潜能(生命能量),从而更有效地改变人的行为,不断实现改善和突破。 首行,教练式管理关注的核心是人的心态、信念、价值观、深层渴望等内在要素,这与心理资本的内涵非常吻合。在实践中,一方面,教练式管理帮助个人和组织洞察到阻碍因素——
有一段简短而有力的对话,发生在苹果CEO乔布斯和康宁CEO魏文德之间。当时,乔布斯在设计iphone时,决定用坚硬的防划玻璃,而不是塑料做屏幕。于是,他找到康宁CEO魏文德,提出在6个月内需要一大批金刚玻璃。 魏文德:这不可能,我们现在已经不生产这种玻璃了。 乔布斯:不用担心。 魏文德:这不是盲目自信能办到的。 乔布斯:没问题,你能做到。